安徽省行業資訊
亳州26條惠企獎補!2023年亳州市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
2023年亳州市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有26條,獎補的范圍很多,譙城區、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企業申報可咨詢小編:
2023年亳州市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有26條,獎補的范圍很多,譙城區、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企業申報可咨詢小編: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一、促進農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1.對新認定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對新獲批省級數字農業工廠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對國家農業農村部門新認定的有機農產品,每個產品給予不超過2萬元的獎勵。
二、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2.支持企業發展壯大。
對首次入規的工業企業,給予1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年產值首次突破1億元、3億元、5億元、7億元、10億元、20億元、30億元、50億元,且達到全市平均增幅以上的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5萬元、8萬元、10萬元、15萬元、20萬元、30萬元、40萬元、50萬元的獎勵。
3.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對新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4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4.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
對新獲批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5.支持企業品牌品質提升。
對新認定安徽工業精品、省級新產品,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5萬元的獎勵。
6.支持企業綠色化發展。
對新認定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省級綠色工廠,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三、促進創新驅動效能提升
7.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主營業務收入2億元(含2億元)以上,研究開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不低于3%的,給予前20家企業不超過15萬元的獎勵。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含5000萬元)至2億元,研究開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不低于4%的,給予前15家企業不超過10萬元的獎勵。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下,研究開發費用不低于300萬元的,給予前10家企業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
8.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
對新認定和重復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獎勵。
9.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對企業購買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并實施轉移轉化的,按其技術合同實際支付額的5%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30萬元,單個企業補助每年最高不超過50萬元。
支持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在毫設立分支機構,給予每年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經費支持,其中運營經費支持最高不超過50萬元,績效評價獎勵最高不超過50萬元。重大機構的引進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
對獲得省科學技術獎項目的第一完成單位,按一、二、三等獎,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5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10.支持重大專項協同攻關。
圍繞現代中醫藥等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培育等重大技術需求,通過“公開競爭""定向委托”“揭榜掛帥”等方式,組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給予不超過研發總投入3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11.支持創新創業平臺建設。
對新認定(備案)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新獲批或整體搬遷到亳州的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
四、促進商貿業提質擴容
12.支持企業增收增效。
對年度實現正增長且達到全市限上行業平均增幅以上的限上批零住餐企業及個體予以獎勵。
(1)批發企業銷售額10億元(含10億元)以上且零售額占比5%以上的,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批發企業銷售額1億元(含1億元)至10億元且零售額占比10%以上的,給予不
超過2.5萬元的獎勵。
(2)零售業銷售額1億元(含1億元)以上的給予不超過
2.5萬元的獎勵;零售業銷售額5000萬元(含5000萬元)至1
億元的給予不超過1.5萬元的獎勵。
(3)住宿餐飲企業營業額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
的給予不超過1.5萬元的獎勵。
13.支持企業入庫。
對月度入庫企業,當年給予不超過3萬元的獎勵。對年度新入庫法人企業給予不超過2.5萬元的獎勵,對年度新入庫個體企業給予不超過1萬元的獎勵。
14.支持進出口企業加快發展。
對進出口額實現正增長且達到全市平均增幅以上的企業,在企業出口信用保險、國際產品認證、境外商標注冊、貸款貼息等方面給予支持獎勵。
15.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對參加境內國際貿易展會(廣交會、華交會除外)的企業,不超過2個展位(或光地20平方米以內)、且展位費2萬元以上(含2萬元)的,給予不超過50%的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參加境外展會的企業,給予最多2個(或光地40平方米以內)展位費最高70%的補貼,人員國際機票費(經濟艙,每家企業2人以內)最高60%的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10萬元。與省商務廳展會支持不重復享受。
16.促進外商投資。
圍繞現代中醫藥、白酒及保健酒、高端綠色食品、文化旅游、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輕紡服飾、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根據外商投資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經評價認定后,對商務部口徑實際使用外資100萬美元(含100萬美元)以上企業,按每美元給予不超過0.01元的補貼,最高不超過50萬元。
五、促進服務業發展壯大
17.鼓勵服務業企業升規。
對首次進入規上服務業企業、省重點服務業企業(單位)的,分別給予不超過5萬元、2萬元的獎勵。
18.推進服務業集聚發展。
對新獲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集聚區的,除享受省政策規定獎補外,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19.大力發展現代物流。
對新獲批國家級和省級示范物流園區的,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的獎勵。
對新獲批國家級冷鏈物流基地、省級冷鏈物流基地、省級冷鏈集配中心的,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對新獲批5A級、4A級物流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的獎勵。對新獲批五星級、四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的獎勵。
六、支持標準強市建設
20.支持主導標準研制。
(1)對新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排名第一位
的起草單位,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
的獎勵。排名第二位的起草單位,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2)對新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排名前兩位的起草單位,按照制定同類標準對應獎勵額度的30%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萬元。
(3)對新制定省級標準排名第一位的、第二位的、市級地
方標準排名第一位的起草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2萬元、3萬元的獎勵。
(4)對新制定團體標準排名第一位的起草單位,給予不超過3萬元的獎勵,總獎勵金額不超過50萬元。對獲評安徽省培優社會團體、團體標準典型案例的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5萬元、3萬元的獎勵。
21.支持標準化示范試點建設及創新。
(1)對新獲得國家標準創新貢獻獎項目獎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2)對新獲得安徽省標準創新貢獻獎項目獎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2萬元的獎勵。
(3)對新通過驗收的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范試點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4)對新獲評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的,每項給予不超過8萬元的獎勵。
(5)對新通過驗收的國家級、省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中心)、國家級標準應用試點(驗證點),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七、支持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
22.支持知識產權創造。
(1)對新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獲得國外發明專利的單位,在G20國家和新加坡授權的,給予每件不超過1萬元的獎勵,同一件專利不重復享受。對維持年限超過十二年且有效的發明專利給予不超過0.4萬元的獎勵。
(2)圍繞十大新興產業和我市重點產業建設一批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項目,項目建設期滿驗收合格的,給予不超過3萬元的獎勵。
(3)對新獲批認定國家馳名商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商標、省商標品牌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5萬元、5萬元、2萬元的獎勵。
23.支持知識產權保護。
專利授權后,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仲裁、裁決,或應訴對方提起的侵權訴訟、仲裁、裁決,最終勝訴的,每件資助維權費用的50%,資助額度國內最高不超過3萬元、涉外維權最高不超過5萬元。
24.支持知識產權運用。
(1)對新認定的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5萬元的獎勵。對新通過國家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認證的單位,給予不超過2萬元的獎勵。
(2)對新獲得國家專利金獎、銀獎的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5萬元的獎勵;對新獲得省專利金獎、銀獎的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5萬元的獎勵。
(3)對企業開展商標權、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所產生的利息、擔保費用、評估費用按照質押登記金額的1%給予補貼,單個企業補助資金最高不超過15萬元(不超過省級同類政策獎補資金,與省級政策不重復享受)。
(4)對新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縣、園區和試點縣、園區稱號的,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新獲得省知識產權示范園區稱號的,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省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5萬元的獎勵。對承擔國家、省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項目建設的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5萬元的獎勵。
八、開展2023年第五屆毫州市政府質量獎評選
25.設置市政府質量獎正獎5個,每個獎勵20萬元。
26.設置市政府質量獎提名獎5個,每個獎勵5萬元。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一、促進農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1.對新認定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對新獲批省級數字農業工廠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對國家農業農村部門新認定的有機農產品,每個產品給予不超過2萬元的獎勵。
二、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2.支持企業發展壯大。
對首次入規的工業企業,給予1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年產值首次突破1億元、3億元、5億元、7億元、10億元、20億元、30億元、50億元,且達到全市平均增幅以上的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5萬元、8萬元、10萬元、15萬元、20萬元、30萬元、40萬元、50萬元的獎勵。
3.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對新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4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4.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
對新獲批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5.支持企業品牌品質提升。
對新認定安徽工業精品、省級新產品,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5萬元的獎勵。
6.支持企業綠色化發展。
對新認定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省級綠色工廠,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三、促進創新驅動效能提升
7.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主營業務收入2億元(含2億元)以上,研究開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不低于3%的,給予前20家企業不超過15萬元的獎勵。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含5000萬元)至2億元,研究開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不低于4%的,給予前15家企業不超過10萬元的獎勵。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下,研究開發費用不低于300萬元的,給予前10家企業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
8.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
對新認定和重復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獎勵。
9.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對企業購買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并實施轉移轉化的,按其技術合同實際支付額的5%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30萬元,單個企業補助每年最高不超過50萬元。
支持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在毫設立分支機構,給予每年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經費支持,其中運營經費支持最高不超過50萬元,績效評價獎勵最高不超過50萬元。重大機構的引進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
對獲得省科學技術獎項目的第一完成單位,按一、二、三等獎,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5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10.支持重大專項協同攻關。
圍繞現代中醫藥等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培育等重大技術需求,通過“公開競爭""定向委托”“揭榜掛帥”等方式,組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給予不超過研發總投入30%的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11.支持創新創業平臺建設。
對新認定(備案)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新獲批或整體搬遷到亳州的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
四、促進商貿業提質擴容
12.支持企業增收增效。
對年度實現正增長且達到全市限上行業平均增幅以上的限上批零住餐企業及個體予以獎勵。
(1)批發企業銷售額10億元(含10億元)以上且零售額占比5%以上的,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批發企業銷售額1億元(含1億元)至10億元且零售額占比10%以上的,給予不
超過2.5萬元的獎勵。
(2)零售業銷售額1億元(含1億元)以上的給予不超過
2.5萬元的獎勵;零售業銷售額5000萬元(含5000萬元)至1
億元的給予不超過1.5萬元的獎勵。
(3)住宿餐飲企業營業額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
的給予不超過1.5萬元的獎勵。
13.支持企業入庫。
對月度入庫企業,當年給予不超過3萬元的獎勵。對年度新入庫法人企業給予不超過2.5萬元的獎勵,對年度新入庫個體企業給予不超過1萬元的獎勵。
14.支持進出口企業加快發展。
對進出口額實現正增長且達到全市平均增幅以上的企業,在企業出口信用保險、國際產品認證、境外商標注冊、貸款貼息等方面給予支持獎勵。
15.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對參加境內國際貿易展會(廣交會、華交會除外)的企業,不超過2個展位(或光地20平方米以內)、且展位費2萬元以上(含2萬元)的,給予不超過50%的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參加境外展會的企業,給予最多2個(或光地40平方米以內)展位費最高70%的補貼,人員國際機票費(經濟艙,每家企業2人以內)最高60%的補貼,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10萬元。與省商務廳展會支持不重復享受。
16.促進外商投資。
圍繞現代中醫藥、白酒及保健酒、高端綠色食品、文化旅游、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輕紡服飾、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根據外商投資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經評價認定后,對商務部口徑實際使用外資100萬美元(含100萬美元)以上企業,按每美元給予不超過0.01元的補貼,最高不超過50萬元。
五、促進服務業發展壯大
17.鼓勵服務業企業升規。
對首次進入規上服務業企業、省重點服務業企業(單位)的,分別給予不超過5萬元、2萬元的獎勵。
18.推進服務業集聚發展。
對新獲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集聚區的,除享受省政策規定獎補外,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19.大力發展現代物流。
對新獲批國家級和省級示范物流園區的,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的獎勵。
對新獲批國家級冷鏈物流基地、省級冷鏈物流基地、省級冷鏈集配中心的,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對新獲批5A級、4A級物流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的獎勵。對新獲批五星級、四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的獎勵。
六、支持標準強市建設
20.支持主導標準研制。
(1)對新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排名第一位
的起草單位,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
的獎勵。排名第二位的起草單位,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2)對新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排名前兩位的起草單位,按照制定同類標準對應獎勵額度的30%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萬元。
(3)對新制定省級標準排名第一位的、第二位的、市級地
方標準排名第一位的起草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2萬元、3萬元的獎勵。
(4)對新制定團體標準排名第一位的起草單位,給予不超過3萬元的獎勵,總獎勵金額不超過50萬元。對獲評安徽省培優社會團體、團體標準典型案例的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5萬元、3萬元的獎勵。
21.支持標準化示范試點建設及創新。
(1)對新獲得國家標準創新貢獻獎項目獎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2)對新獲得安徽省標準創新貢獻獎項目獎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2萬元的獎勵。
(3)對新通過驗收的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范試點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4)對新獲評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的,每項給予不超過8萬元的獎勵。
(5)對新通過驗收的國家級、省級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中心)、國家級標準應用試點(驗證點),分別給予不超過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七、支持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
22.支持知識產權創造。
(1)對新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獲得國外發明專利的單位,在G20國家和新加坡授權的,給予每件不超過1萬元的獎勵,同一件專利不重復享受。對維持年限超過十二年且有效的發明專利給予不超過0.4萬元的獎勵。
(2)圍繞十大新興產業和我市重點產業建設一批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項目,項目建設期滿驗收合格的,給予不超過3萬元的獎勵。
(3)對新獲批認定國家馳名商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商標、省商標品牌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5萬元、5萬元、2萬元的獎勵。
23.支持知識產權保護。
專利授權后,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仲裁、裁決,或應訴對方提起的侵權訴訟、仲裁、裁決,最終勝訴的,每件資助維權費用的50%,資助額度國內最高不超過3萬元、涉外維權最高不超過5萬元。
24.支持知識產權運用。
(1)對新認定的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5萬元的獎勵。對新通過國家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認證的單位,給予不超過2萬元的獎勵。
(2)對新獲得國家專利金獎、銀獎的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5萬元的獎勵;對新獲得省專利金獎、銀獎的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5萬元的獎勵。
(3)對企業開展商標權、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所產生的利息、擔保費用、評估費用按照質押登記金額的1%給予補貼,單個企業補助資金最高不超過15萬元(不超過省級同類政策獎補資金,與省級政策不重復享受)。
(4)對新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縣、園區和試點縣、園區稱號的,分別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新獲得省知識產權示范園區稱號的,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省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5萬元的獎勵。對承擔國家、省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項目建設的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10萬元、5萬元的獎勵。
八、開展2023年第五屆毫州市政府質量獎評選
25.設置市政府質量獎正獎5個,每個獎勵20萬元。
26.設置市政府質量獎提名獎5個,每個獎勵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