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行業資訊
馬鞍山市對企業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智能化改造獎勵標準是多少?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數字化生產線申報條件需要滿足哪些?針對這些內容,雨山區、博望區、花山區、當涂縣、含山縣、和縣企業想申報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可咨詢小編: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馬鞍山市對企業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智能化改造獎勵標準是多少?
1、市級獎補:快推進“智改數轉”,對企業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智能化改造軟硬件投資額超500萬元的項目,待項目正式投產后,按不超過項目設備和軟件投入10%補助,最高300萬元(與技術改造、機器人購置等相關政策不重復享受)。
2、省級獎補:經省認定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分別給予企業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馬鞍山市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數字化生產線申報條件:
第四條 智能工廠是指將機器人、智能設備和信息技術三者在制造過程中有機融合,涵蓋了對工廠制造的全流程,主要解決工廠從產品的設計到制造、應用的智能化。
數字化車間是指生產車間由工件傳送系統和控制系統,將自動化裝備和輔助設備按照工藝順序進行結合,在無人(或少人)干預的情況下,按規定的程序或指令進行操作或控制,自動完成產品全部或部分制造過程,從而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及良品率。
數字化生產線是以智能設備為中心,以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紐帶,將所有設備聯系在一起,具有制造、檢驗、管理數字化特征。
第五條 申報智能工廠的基本條件:
(一)在我市依法注冊,具有2年以上獨立法人資格的規模以上企業。
(二)企業的工廠在智能制造5種新模式中,開展一種以上新模式的創新實踐,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具備相應模式的關鍵要素(參考《智能制造新模式關鍵要素》)。
(三)企業的工廠通過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應用在降低運營成本、縮短產品研制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不良品率、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并持續提升,具有良好的增長性。
(四)通過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應用,帶動企業研發、制造、管理、服務等各環節智能化水平提高;企業智能化發展在本市同行業處領先水平,具有示范帶動作用。
(五)廣泛應用智能裝備。數控裝備必須占生產裝備總數的60%以上,數字化車間原則上不少于2個;人機智能交互、應用工業機器人不少于2套;實現智能制造的生產模式。
(六)建立智能化管理模式。通過制造執行系統(MES)優化企業生產制造管理模式,制造過程實現智能化的軟硬件技術、控制系統及信息化系統的集成應用。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和生產系統的實時監控,以信息技術為主導,推動智能制造生產模式的集成應用,繼而實現整個工廠全部業務流程上下一體化業務運作的決策、執行智能化。
第六條 申報數字化車間的基本條件:
(一)在我市依法注冊,具有2年以上獨立法人資格的規模以上企業。
(二)作為企業獨立生產單元的車間,在智能制造中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在本市同行業具有典型示范意義。
(三)具有一定數量的智能化設備。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等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試驗、檢測等設備臺套(產線)數占車間設備臺套(產線)數比例不低于50%。全自動化生產線不少于1條。
(四)管理信息化。以MES為核心,關鍵數控設備及大型加工中心全部聯網,實現了對車間現場網絡化監控和可視化管理。建立起適應數字數量傳遞的零件數字化工藝設計、數字化加工、生產現場管理和質量檢測的綜合自動化應用環境。
(五)車間設備互聯互通。建立車間級工業互聯網,生產過程廣泛采用二維碼、條形碼、電子標簽、移動掃描終端等自動識別技術設施,實現對物品流動的定位、跟蹤、控制等功能,車間物流根據生產需要實現自動化。
(六)生產過程實時調度。生產設備運行狀態實現實時監控、故障自動報警和診斷分析,生產任務指揮調度實現可視化,關鍵設備能夠自動調試修復。生產制造過程中物料投放、產品產出數據實現自動采集、實時傳送,并可根據產品生產計劃基本實現實時調整,產品信息實現可追溯。
第七條 申報數字化生產線的基本條件:
(一)在我市依法注冊,具有2年以上獨立法人資格的規模以上企業。
(二)生產制造數字化。數控裝備必須占生產裝備總數的40%以上,含數控裝備、工業機器人、傳感器和智能儀表等智能裝置的集成與應用。
(三)檢驗數字化。能夠利用傳感器和網絡技術,實現生產的在線檢測及監控技術,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線安全運行。
(四)生產管理數字化。信息化生產計劃與調度的技術能應用在生產線上,包括生產線關鍵設備有輸出數字的接口,生產的執行、生產制造過程的控制、物料消耗、產品產出信息等數據能基本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