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行業資訊
四個工地申報!合肥市安心工地、紅色工地、智慧工地、綠色工地申報條件細則
合肥市四個工地試點包含安心工地、紅色工地、智慧工地、綠色工地,關于合肥市安心工地、紅色工地、智慧工地、綠色工地申報條件,高新區、經開區、新站區、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濱湖區、長豐縣、肥西縣、肥東縣、廬江縣、巢湖市企業朋友想申報可隨時咨詢小編: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合肥市四個工地試點項目申報條件:
一、合肥市紅色工地試點申報條件
(一)健全黨的組織。開展“紅色工地”試點的項目,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或監理單位牽頭,聯合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專業分包等參建單位黨員在工地上建立黨的組織,并積極吸納工地一線從業人員中的黨員參加,成立臨時聯合黨支部(以下簡稱黨支部)。黨支部書記建議由項目建設、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或監理單位項目總監擔任,黨支部由項目建設、施工或監理單位批準成立,接受當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工程建設所在地黨組織的指導。黨員無需轉組織關系。
(二)完善管理制度。結合項目實際,建立健全“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學習教育、談心談話等組織生活制度。建立黨員登記制度,制定黨員花名冊,及時掌握黨員基本情況。
(三)拓展黨建陣地。依托已有的工地會議室等,因地制宜建立黨建活動場所,將黨旗、入黨誓詞、黨員名單、黨內制度等內容上墻。在工地設置黨建活動宣傳欄,及時公布支部活動信息,營造工地黨建氛圍。
(四)豐富黨建活動。組織開展理論學習,跟進學習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行業文件、專業技術標準,引導從業人員樹牢安全發展理念,精準理解把握政策,嚴格執行規范標準,提升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水平。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緊扣工程質量安全重點工作,結合“質量月”“安全生產月”“工地開放日”等活動聯合謀劃,組織技能比武、安全知識競賽、應急救援演練、警示教育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開展支部共建,與工程所在地的街道、社區和相關單位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妥善預防和處理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外部矛盾,為工程建設創造良好環境。
(五)發揮組織作用。以黨建引領提質筑安,圍繞工程建設進度、質量、安全生產等工作,通過設置黨員先鋒崗、劃分黨員責任區、組建黨員攻關小組等形式,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領帶動職工工作積極性,合力推進項目高質量建設。落實黨支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設立黨員監督崗,參與對工程重點環節施工、問題隱患整改、項目管理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和關鍵崗位、關鍵人員履責盡職情況開展監督檢查,保障施工過程安全,工程質量可控。以黨建深化人文關懷,幫助解決一線從業人員工作生活遇到的困難,協調解決工資拖欠、疫情防控等問題,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提高一線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二、合肥市安心工地試點申報條件是什么
在當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的引導下,按照市場的邏輯規律,在住宅工程中,試點推行工程質量保險。住宅工程包括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工程以及在同一物業管理區域內其他建筑物。其他工程也可參照試點。
三、合肥市綠色工地申報條件:
(一)建筑垃圾減量化。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的指導意見》(建質〔2020〕46號)為指導,貫徹落實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改委、省經信廳、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加強建筑垃圾管理及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建督〔2020〕96號),建立健全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機制,加強建筑垃圾源頭管控,推動工程建設生產組織模式轉變,有效減少施工過程中建筑垃圾產生和廢棄物排放。
(二)揚塵污染防治。建筑施工揚塵治理滿足“六個100%”要求(施工現場圍擋、物料堆放覆蓋、主干道硬化、土方開挖濕作業、出入車輛沖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達到100%”),強化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術措施,全面落實工地揚塵防治目標。
(三)節材。推進裝配式建造方式和新型建筑體系,推廣使用集中箱臨建板房、鋁模加爬架。推廣應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優先使用地方材,施工現場500公里以內生產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總重量的70%。
(四)節水。推廣污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和采用節水器具等節水措施,分別計量管理生活用水與工程用水量,定額管理,將節水定額指標納入合同條款進行計量考核。
(五)節能。推廣使用高效節能路燈、生活區低壓限流、照明燈帶、空氣能熱水器等。采用智能用電控制系統,建議生活區臨建自建太陽能發電站補充辦公生活用電。臨時設施采用節能材料,墻體、屋面使用隔熱性能好的材料,減少空調的使用時間及耗能量。
(六)節地。根據施工規模及現場條件,合理確定臨時加工場、現場作業棚及材料堆場、辦公生活設施等臨時設施占地指標;強化平面布置合理 、緊湊、在滿足環境、職業健康與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減少廢棄地和死角,臨時設施占地面積有效利用率大于90%。
(七)人力資源。建立人力資源節約和保護管理制度,施工現場人員應實行實名制管理,關鍵崗位人員應持證上崗。建立合理的休息、休假、加班等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工序,減少夜間、雨天、嚴寒和高溫天作業時間。
四、合肥市智慧工地申報條件:
“智慧工地”在全省具有一定規模的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中試點推行,主要包括以下六項工作內容(具體見附件1):
(一)人員管理。主要包括管理人員和一線操作人員信息采集、崗位職責、持證操作、考勤記錄、安全教育、履職情況等。施工現場應安裝從業人員識別采集設備,對身份信息進行現場采集和核驗,實時記錄和統計相關人員的日常在崗情況及上下班考勤情況并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二)材料管理。利用信息系統做好使用材料全過程管理,包括用量計劃、采購、檢測檢驗、進場驗收、入庫管理、使用記錄等,通過數據分析,輔助材料管理。
(三)機械管理。施工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身份”、進場安裝、運行、維保、維修、拆卸等實現信息化管理,安裝起重機械安全監控智能設備,實時采集設備運行狀態、預警、超限等信息,相關實時信息和預警信息實現與智慧工地平臺互聯互通。
(四)施工現場管理。施工現場應安裝遠程視頻監控設備,實現對施工現場重點部位,在車輛進出通道口、施工作業面、基坑等區域場所實現遠程高清視頻監控,確保“人的安全行為、物的安全狀態”。揚塵在線視頻監測設備,實時采集現場 PM10等揚塵數據,相關實時信息和預警信息實現與智慧工地平臺互聯互通。
(五)質量管理。日常質量管理工作線上運行,質量樣板做法、質量驗收情況等線上查閱,實現質量問題可追溯。質量管理信息與住房建設主管部門和各級監督機構互聯互通,實時上傳監督整改記錄和整改結果。
(六)安全管理。建立現場安全隱患排查系統,對腳手架、高支模、深基坑等實行智能監測、預警、消除等閉環管理,綜合利用大數據分析統計等技術工具,分析薄弱環節,查找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