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行業資訊
為落實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充分發揮國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優勢,豐富算力基礎設施,提高算力服務水平,推進算力賦能應用,促進算力要素市場發展,加快構建算力產業體系,打造數字經濟時代核心生產力,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政策措施。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9855109130(V同號)
一、持續提升超算適配性支持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基于國家超算成都中心技術框架開發通用適配硬軟件,根據使用量與頻次綜合排名,分級分類給予排名前10的單位最高100萬元,每年累計不超過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二、加快構建智算體系
支持在天府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建設一批與生物醫藥、安防、交通等領域緊密結合的智算中心,做優做強天府數據中心集群,對于算力規模300P FLOPS FP16及以上且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0億元以上的項目,按照“一事一議”原則予以支持。
三、加快云計算中心提檔升級
開展云計算中心優化行動,推動以存儲為主的“老舊”數據中心向以存算為核心的云計算中心提檔升級,推動“小散”數據中心融合、遷移至新型數據中心,強化綠色節能和智能化運維,提升大規模數據“云端”分析處理能力。對于改造升級完成后計算功能占比大于70%且機架數不低于1000架、PUE低于1.25的云計算中心,按照每個機架最高1000元,給予總額最高200萬元的一次性改造補貼。
四、合理布局邊緣計算中心
面向生產、生活、生態與城市治理需求,鼓勵企業圍繞提升應用感知設備數據匯聚、處理能力研制邊緣計算節點(MEC)設備,貼近應用場景布局高效邊緣計算中心,對年度服務終端數超過50萬(含)的邊緣計算中心,按照每個機架最高3000元,給予總額最高3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五、鼓勵算力服務國家戰略
聚焦城市治理、環境監測、能源管理、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鼓勵超算中心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科教基礎設施等創新平臺和全國重點實驗室等使用超算算力,按照落地項目算力成本的30%給予最高30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六、推動算力賦能城市建設
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國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智慧物流、普惠金融等行業打造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場景,對于形成解決方案和商用案例的,優先評定為示范應用場景,并給予最高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七、推進算力賦能產業發展
建立以“算力券”為核心的算力中心運營統籌結算分擔機制,結合區塊鏈等新技術實現“算力券”有效監管。每年發放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的“算力券”,用于支持算力中介服務機構、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創客、科研機構、高校等使用國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算力資源。鼓勵本市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國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參與承接國家、省級人工智能重大產業化項目、“揭榜掛帥”項目、“卡脖子”技術攻關項目等,對于申報成功的項目牽頭企業或機構,分別按照算力成本30%申領總額不超過300萬元、150萬元的“算力券”獎勵。
八、加大算力人才招引力度
加大人工智能相關領域院士(含外籍院士)、國際國內知名獎項獲得者(含圖靈獎、吳文俊獎、何梁何利獎、戈登貝爾獎等)、國家人才計劃(含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者招引力度,人才及其團隊根據算力使用成本給予總額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九、加快AI大模型建設
鼓勵聚焦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網絡安全、清潔能源等重點產業,支持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聯合算力中心孵化原創AI大模型,對于參數量不低于千億、典型應用場景不少于5個的AI大模型,前3年給予大模型建設方每年最高500萬元的算力成本補貼,并授予“城市數據合伙人”,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優先享受安全生產、信用服務、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公共安全、社保就業等公共數據集支持。
十、加快打造高品質算力網絡
加快建設跨區、跨運營商間直聯網和虛擬專網,推動天府數據中心集群組網互聯,與其他樞紐節點集群、省內其他城市數據中心網絡直聯,打造市內1毫秒、省內3毫秒、省際20毫秒的超低時延算力網絡。鼓勵網絡基礎設施運營商持續優化網絡架構,加快智能無損IPv6+、省際400G及其他新型高速傳輸網絡建設,推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建設,為天府數據中心集群提供強大運力,將高品質算力網絡建設項目優先納入省、市重點項目,給予技術、電力等要素保障,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給予支持。
十一、探索建設算力調度平臺
探索構建區域一體化算力調度體系,實現“市內-都市圈-成渝”算力資源整體優化和按需調度,建立成渝與其他國家樞紐節點間的算力資源匹配對接和交易機制。支持頭部企業依托省市算力資源建設算力調度平臺,推動算力中心互聯組網,提升算力使用率,對于實現跨網絡、跨地域、跨行業數據交互和算力調度的,按平臺建設投資額的30%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十二、提升算力設備自主可控能力
鼓勵智算中心建設國產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和技術路線生態,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計算平臺、城市智腦平臺等,提供普惠算力服務。依托數據中心建設,加快推動服務器、計算與存儲、云平臺、數據流通等核心軟硬件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建設國產化云計算、大數據平臺,鼓勵信創產品安全性測試,對通過第三方機構安全性測試的基礎芯片、核心處理器、計算機終端、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辦公軟件等產品,按不超過安全性測試服務費的50%給予送檢單位最高50萬元補助。
本政策自2023年2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市新經濟委、市經信局、市財政局根據本政策制定相關實施細則。政策解釋由市新經濟委、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會同市級有關部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