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行業資訊
四川省的小伙伴抓緊時間看過來,2023年四川省國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申報開始了,不看肯定后悔喲。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申報遴選工作的通知》相關要求,我廳擬推薦符合條件的單位參加國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申報遴選,小編已經為你們整理了相關的信息,四川?。ǔ啥际?、綿陽市、自貢市、攀枝花市、瀘州市、德陽市、廣元市、遂寧市、內江市、樂山市、資陽市、宜賓市、南充市、達州市、雅安市、廣安市、巴中市、眉山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符合條件想申報或者對此有疑問的歡迎致電小編,免費解疑答惑,速度哦。
十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056050332(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一、申報條件及名額
(一)符合《國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建設遴選參考標準》(附件1)有關要求。
(二)鼓勵省內在全國范圍內具有產業優勢的制造業龍頭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牽頭,聯合公共實訓基地、優質技工院校、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等申報。
(三)結合我省產業布局,原則上成都、瀘州、德陽、綿陽、南充、宜賓可申報不超過3個,其他市(州)可申報不超過2個。全省擬推薦5個候選單位參加國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遴選。
二、項目申報及評選
(一)推薦申報。按屬地管理原則開展申報工作。申報單位按要求填寫《國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申報書》(附件2),并附相關佐證資料、承諾書等申報材料,報送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由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對申報單位資格及條件、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查,將審查合格的申報材料函報我廳。
(二)項目評審。我廳將堅持優中選優的原則,會同省級有關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提出建議名單。
(三)項目確定。建議名單經社會公示無異議后,由我廳按程序研究確定推薦單位,上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三、工作要求
各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要高度重視,于11月21日前將相關材料(推薦函、申報書、佐證資料、承諾書一式5份)以書面及電子版形式,報我廳職業能力建設處,逾期申報無效。在組織開展推薦工作中,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
國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建設遴選參考標準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根據《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實施方案》,推動國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建設工作,促進基地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發展,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急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制定本標準。
第二條 基地是集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師資研修、技術技能推廣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服務平臺,旨在引領帶動制造業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形成規?;嘤柺痉缎?。
第三條 按照“聚焦制造、高端引領、產教融合、合作共建、工學一體、高質量發展”的原則,重點依托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等遴選制造業龍頭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共實訓基地和優質技工院校建設基地。
第二章 基地功能作用
第四條 基地應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對接制造業產業鏈和創新鏈,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突出“高精尖缺”,針對制造業高新技術、數字技能和急需緊缺職業(工種),重點開展高技能人才特別是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首席技師或相應技能水平人員培訓研修。年培訓規模不少于2000人次,其中,高級工及以上培訓不少于20%。
第五條 基地應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的就業導向,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失業人員、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提供面向制造業相關領域的個性化定制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
第六條 基地應參與創新研發、產品孵化、技術推廣和成果交流工作,面向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職工提供培訓服務,開展制造業新職業、新技術宣傳推廣活動,建立制造業技能人才的技術交流互動平臺??沙袚煌瑢蛹壷圃祛悓I師資培訓、師資研修交流等工作。
第七條 基地應注重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制造業先進培訓理念、培訓模式和課程體系,建立國際交流合作服務平臺,積極開展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培訓項目。
第三章 基地設備設施條件
第八條 基地設備設施應滿足技能培訓、評價、競賽等功能需要,場地設置科學合理、功能齊備、配套完整,符合工學一體化發展需要。
第九條 基地教學與實訓場所建筑面積應符合國家有關建設標準和安全要求,能滿足年累計培訓2000 人次以上的培訓需求。
第十條 基地應具有與教學實訓活動相匹配的設施設備,具備3個以上與當地制造業發展急需緊缺技能人才職業(工種)相匹配的實訓設備。實訓設備應滿足職業(工種)功能模塊、仿真工作場景和專項能力訓練等需要,設備總價值原則上不低于2000萬元。
第十一條 基地應配備滿足正常教學需求的多媒體和網絡設備設施,具有一定數量的專業圖書、專業期刊和技術培訓資料。建立有豐富的數字化培訓資源庫,具備便捷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與服務平臺。
第四章 培訓師資條件
第十二條 基地應擁有一支制造業行業專家、企業實踐專家、職業技能培訓專家、實習實訓指導專家組成的專家團隊,每個職業(工種)不少于3名專家,負責為基地的規劃建設、運營管理、課程開發、訓練指導、技術創新等提供咨詢服務和研發指導。
第十三條 基地應擁有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能精湛、師德高尚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優先選聘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享受省級以上政府特殊津貼或獲得省級以上技能相關榮譽表彰等高技能領軍人才擔任培訓師資。
第十四條 基地應建立完善的師資培養機制,有科學合理的師資培養規劃和實施方案,探索推行“工程師+技師”、“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的雙師型師資培養模式。
第五章 培訓模式與課程資源建設
第十五條 基地應實施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融合貫通的工學一體化培訓模式。
第十六條 基地應加強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應用,多渠道共建共享培訓資源和網絡學習平臺。鼓勵基地推行個性化定制培訓、送教上門培訓等模式。
第十七條 基地應根據制造業特點和行業企業需求,面向重點人群、新技術、新領域等開發一批重點培訓項目,開發分級分類的培訓課程資源包,根據發展實際迭代更新培訓課程等。建立多層次、模塊化、高質量的技能培訓課程體系,打造具有行業和區域特色的培訓品牌。
第十八條 基地應能夠承擔制造類職業技能競賽的成果轉化、集訓、技術服務等工作。
第六章 培訓管理
第十九條 基地可針對參訓人員情況,因材施教,制定分層次培養方案。采取全日制、非全日制等形式開展技能人才培訓工作。建立完善彈性學制、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
第二十條 基地應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國家基本職業培訓包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等要求,規范配備師資、設備、教學資料等,規范開展培訓和考核。
第二十一條 基地應制定各種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為學員提供高質量培訓服務。應建立嚴格的培訓考核制度,培訓合格率達90%以上。應建立培訓效果評估和效果跟蹤制度,企業及勞動者調查評價滿意率達90%以上。
第七章 保障機制
第二十二條 基地應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和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機構設置合理,配備具有職業培訓管理經驗的人員擔任基地負責人,建立培訓管理、財務管理、風險管理等制度,具備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
第二十三條 基地應將基地建設工作納入本單位年度工作計劃及目標,建立培訓質量評估機制,建立監督、審計及績效評估制度。
第二十四條 基地應有明確、穩定的經費和資金來源,可通過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探索市場化培訓模式,滿足基地日常運營和可持續發展需要。
如果你對申報不清楚或者沒把握以及想知道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加緊時間聯系我哦,免費詢問。都看到這了不給小編一個點贊加關注嗎,你的支持就是小編不斷更新咨詢的動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