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行業資訊
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必須是創新型中小企業(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東西湖區、漢南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請各企業單位關注以下內容,希望您的企業更好的發展。小編現將本政策的支持方向和申報條件、程序總結如下,希望對你的申報工作有所幫助。如有申報意向或了解更多申報內容可以微信掃碼或電話(18715034835)咨詢:
一、認定條件
創新型中小企業才可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同時滿足以下四項條件即視為滿足認定條件:
(一)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 2 年以上。
(二)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 100 萬元,且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 3%。
(三)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 1000 萬元以上,或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 1000 萬元以下,但近 2 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達到 2000 萬元以上。
(四)評價得分達到 60 分以上或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近三年獲得過省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或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五。
2.近兩年研發費用總額均值在1000萬元以上。
3.近兩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6000萬元以上。
4.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0強企業組名單。
二、評價指標
包括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能力四類十三個指標,評價結果依分值計算,滿分為 100 分。
(一)專業化指標(滿分 25 分)
1.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滿分5 分)
A. 80%以上(5 分)
B. 70%-80%(3 分)
C. 60%-70%(1 分)
D. 60%以下(0 分)
2.近 2 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滿分 10 分)
A. 10%以上(10 分)
B. 8%-10%(8 分)
C. 6%-8%(6 分)
D. 4%-6%(4 分)
E. 0%-4%(2 分)
F. 0%以下(0 分)
3.從事特定細分市場年限(滿分 5 分)每滿 2 年得 1 分,最高不超過 5 分。
4.主導產品所屬領域情況(滿分 5 分)
A. 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取得實際成效(5 分)
B. 屬于工業“六基”領域、中華老字號名錄或企業主導產品服務關鍵產業鏈重點龍頭企業(3 分)
C. 不屬于以上情況(0 分)
(二)精細化指標(滿分 25 分)
5.數字化水平(滿分 5 分)
A. 三級以上(5 分)
B. 二級(3 分)
C. 一級(0 分)
6.質量管理水平(每滿足一項加 3 分,最高不超過 5 分)
A. 獲得省級以上質量獎榮譽
B.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獲得 ISO9001 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C. 擁有自主品牌
D. 參與制修訂標準
7.上年度凈利潤率(滿分 10 分)
A. 10%以上(10 分)
B. 8%-10%(8 分)
C. 6%-8%(6 分)
D. 4%-6%(4 分)
E. 2%-4%(2 分)
F. 2%以下(0 分)
8.上年度資產負債率(滿分 5 分)
A. 50%以下(5 分)
B. 50%-60%(3 分)
C. 60%-70%(1 分)
D.70%以上(0 分)
(三)特色化指標(滿分 15 分)
9.地方特色指標。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結合本地產業狀況和中小企業發展實際自主設定 1-3 個指標進行評價(滿分 15 分)
(四)創新能力指標(滿分 35 分)
10.與企業主導產品相關的有效知識產權數量(滿分 10分)
A. Ⅰ類高價值知識產權1項以上(10分)
B. 自主研發Ⅰ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8分)
C. Ⅰ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6分)
D. Ⅱ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2分)
E. 無(0分)
11.上年度研發費用投入(滿分 10 分)
A. 研發費用總額 500 萬元以上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
收入總額比重在 10%以上(10 分)
B. 研發費用總額 400-500 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
收入總額比重在 8%-10%(8 分)
C. 研發費用總額 300-400 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
收入總額比重在 6%-8%(6 分)
D. 研發費用總額 200-300 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
收入總額比重在 4%-6%(4 分)
16
E. 研發費用總額100-2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
入總額比重在 3%-4%(2 分)
F. 不屬于以上情況(0 分)
12.上年度研發人員占比(滿分 5 分)
A. 20%以上(5 分)
B. 10%-20%(3 分)
C. 5%-10%(1 分)
D. 5%以下(0 分)
13.建立研發機構級別(滿分 10 分)
A. 國家級(10 分)
B. 省級(8 分)
C. 市級(4 分)
D. 市級以下(2 分)
E. 未建立研發機構(0 分)
二、認定流程
(一)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由企業按屬地原則自愿登錄培育平臺參與自評,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根據評價標準,組織對企業自評信息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審核、實地抽查和公示。
公示無異議的,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公告為創新型中小企業。
(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由創新型中小企業按屬地原則自愿提出申請,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根據認定標準,組織對企業申請材料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審核、實地抽查和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認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三、培育扶持
(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應針對本地區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中小企業的特點和需求,建立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制定分層分類的專項扶持政策,加大服務力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不斷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
(二)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應發揮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加強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形成工作合力。統籌運用財稅、金融、技術、產業、人才、用地、用能等政策工具持續支持優質中小企業發展,提高政策精準性和有效性。
(三)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應著力構建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公益性服務協同促進的服務體系,通過搭建創新成果對接、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創新創業大賽、供需對接等平臺,匯聚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通過普惠服務與精準服務相結合,著力提升服務的廣度、深度、精準度和響應速度,增強企業獲得感。
(四)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和各類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應加強指導和服務,促進中小企業提升公司治理、精細管理和合規管理水平,防范各類風險,推動持續健康發展,切實發揮優質中小企業示范作用。在評價、認定和服務過程中應注重對企業商業秘密的保護,在宣傳報道、考察交流前,應征得企業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