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行業資訊
繁昌區新型工業化獎補政策 獎勵技術改造、首臺套、智能工廠、專精特新企業
繁昌區促進新型工業化若干政策主要獎勵支持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精品制造、企業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產業發展、企業參展八項。補助的項目包含企業技術改造、首(臺)套裝備、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安徽工業精品、單項冠軍企業、成長性小微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專精特新冠軍、5G企業、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等等,關于繁昌區促進新型工業化若干政策的詳細內容,可咨詢小編:
繁昌區促進新型工業化若干政策主要獎勵支持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精品制造、企業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產業發展、企業參展八項。補助的項目包含企業技術改造、首(臺)套裝備、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安徽工業精品、單項冠軍企業、成長性小微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專精特新冠軍、5G企業、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等等,關于繁昌區促進新型工業化若干政策的詳細內容,可咨詢小編:
10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0551-65310892,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科技成果評價、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一)支持高端制造
1.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鼓勵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含當年“小 升規”企業) 實施符合國家、省、市、區產業發展政策的設備更 新、技術升級的技術改造投資項目。 2021年內投產的技術改造 項目,不設投資門檻, 12 月底前投產的給予設備投資額 15%獎 補, 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鼓勵企業爭取上級政策資金, 對同一 項目爭取制造強省獎補的, 按就高不就低原則補齊,并按省級獎 補資金的 20%加計獎勵。
2.支持首(臺)套裝備認定。通過省級以上首(臺)套重 大技術裝備認定的工業企業,按照成套技術裝備、單臺設備、關 鍵部件三種類別, 給予省獎勵資金的 20%配套資金支持。獲得 省級認定且未獲得省級獎補的單價(或貨值)在 1000 萬元(含) 以下的, 按其單價(或貨值) 的 15%給予獎補; 單價(或貨值) 在 1000 萬元以上的,按其 1000 萬元(含)以內價值的 15% 加上超出 1000 萬元價值部分的 1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 超過 500 萬元。
(二)支持智能制造
3.支持企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對獲得省級智能工廠、數 字化車間給予省級獎勵資金的 20%一次性補助。
(三)支持綠色制造
4.支持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對獲得國家級綠色供應鏈 的企業給予 30 萬元一次性獎補。
5.支持企業提升綠色制造水平。鼓勵工業企業實施節能、 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清潔生產 等技術改造, 按照“以獎代補”方式給予資金支持。具體獎勵標 準按照《蕪湖市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 法》規定執行。
(四)支持服務型制造
6.對首次列入國家級和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
的,按省級獎勵的 20%給予一次性補助。
7.支持工業設計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工業設計成果轉化率。 對成功承辦省級以上工業設計大賽的單位給予一次性獎勵 20 萬元。
(五)支持精品制造
8.支持企業參加“精品安徽、精彩安徽”系列宣傳活動, 對企業在中央媒體進行“安徽工業精品”宣傳的,在省級獎補的 基礎上, 再按照宣傳推廣費的 30%給予獎補。
9.對首次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企業、單項 冠軍產品的,按省級獎勵的 20%給予一次性補助。
10.對新認定的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標準化示范企業,分 別給予 20 萬元一次性補助。
(六)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11.鼓勵新引進工業項目。對符合《蕪湖市投資導向目錄》 的新引進工業項目,根據項目對區域的帶動作用、技術先進性、 管理水平、經濟社會效益等情況, 可給予項目單位不超過投資額 5%的投資補助支持,較大的項目投資補助比例不超過 10%。
12.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對并購重組我區企業或我區企業并 購外地企業, 經認定符合產業政策,且項目實施地在本區,并購 涉及的交易額在 200 -5000 萬元的,對并購重組后的企業給予并 購金額 5%的獎補; 對總投資額達到 5000 萬以上的,可給予其
不超過并購標的額 10%的補助。對本區企業實施境外企業并購, 其獲取的新技術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且在區內轉 化投資新建項目的,按并購標的額的 5%、最高不超過 3000 萬 元進行補助,對于超出 3000 萬元或者補助數額較大的,參照“一 事一議”政策辦理。
13.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對 2021年上半年產值增長 10% 以上且全年增長 3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可按不低于地方 經濟貢獻增量的 50%予以獎補。
鼓勵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超過 1 億 元、 10 億元、 50 億元和 100 億元的分別獎勵 10 萬元、 30 萬 元、 50 萬元、 100 萬元。
加快培育規上工業企業。對 2021年內新增入庫的規模以上 工業企業,獎勵 10 萬元。
14.引導“專精特新”發展。開展市級“專精特新”企業認 定。對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省認定的成長性小微企 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專精特新冠軍,按省級獎勵的20%給予一次 性獎補。對市級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 給予 5 萬元一次性獎 補。
(七)支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15.鼓勵兩化融合示范引領。對新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 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 給予 30 萬元一次性獎補; 對新認定的省
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企業, 給予 10 萬元一次性 獎補。
16.支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對首次進入全國電子信息百強 和首次進入安徽省重點電子信息企業名單的企業,對入選省級優 秀智能硬件產品的企業,給予省級獎勵資金的 20%配套資金支 持。
17.培育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對入選省級優秀企業級、行 業級工業互聯網(云) 平臺、省級工業互聯網優秀解決方案、省 級“網效之星”的企業分別給予省獎勵資金的 20%配套資金支持。
18.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對新入選長三角 G60 科創 走廊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標桿工廠分別給予 100 萬元、 30 萬 元一次性獎勵; 對新入選長三角 G60 科創走廊推薦目錄的工業 互聯網平臺、專業服務商分別給予 30 萬元一次性獎勵。
19.培育引進 5G 企業。對于企業設備及軟件投入不低于
300 萬元的 5G 基帶芯片、射頻器件、濾波器、物聯網(IoT) 芯片等 5G 產業鏈核心產品生產項目,給予設備及軟件投資 15%的獎補, 最高不超過 3000 萬元。
20.促進“5G+工業互聯網”應用。引導企業深化 5G 在工 業視覺檢測、工業 AR (增強現實) /VR (虛擬現實)、無線自動 化控制、云化機器人等場景的融合應用。對新獲批國家級或省級 “5G+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典型應用、優秀案例及解決方案
等企業,按照與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分別給予最高 50 萬元、 20 萬元一次性獎補。
21.推進企業內外網改造。鼓勵企業運用 5G 等新興技術 實施內外網改造,支持企業開展內外網改造與創新應用、 5G 網 絡改造及典型場景應用、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對于投入不低于 100 萬元的內外網改造項目給予設備及軟件投入 20%的獎補, 最高不超過 50 萬元。
22.支持信息消費發展。對新認定為省級信息消費體驗中心 的企業, 給予 20 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為省級智慧健康養 老應用示范的單位,給予 20 萬元一次獎補。
(八)支持企業參展
23.企業參展補助。對國家、省、市行業主管部門組織參加 的展會, 省內展會每個工業企業每次 5000 元,省外展會每個工 業企業每次補助 1 萬元,境外展會每個工業企業每次補助 2 萬 元。
10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0551-65310892,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科技成果評價、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一)支持高端制造
1.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鼓勵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含當年“小 升規”企業) 實施符合國家、省、市、區產業發展政策的設備更 新、技術升級的技術改造投資項目。 2021年內投產的技術改造 項目,不設投資門檻, 12 月底前投產的給予設備投資額 15%獎 補, 最高不超過 500 萬元。鼓勵企業爭取上級政策資金, 對同一 項目爭取制造強省獎補的, 按就高不就低原則補齊,并按省級獎 補資金的 20%加計獎勵。
2.支持首(臺)套裝備認定。通過省級以上首(臺)套重 大技術裝備認定的工業企業,按照成套技術裝備、單臺設備、關 鍵部件三種類別, 給予省獎勵資金的 20%配套資金支持。獲得 省級認定且未獲得省級獎補的單價(或貨值)在 1000 萬元(含) 以下的, 按其單價(或貨值) 的 15%給予獎補; 單價(或貨值) 在 1000 萬元以上的,按其 1000 萬元(含)以內價值的 15% 加上超出 1000 萬元價值部分的 1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 超過 500 萬元。
(二)支持智能制造
3.支持企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對獲得省級智能工廠、數 字化車間給予省級獎勵資金的 20%一次性補助。
(三)支持綠色制造
4.支持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對獲得國家級綠色供應鏈 的企業給予 30 萬元一次性獎補。
5.支持企業提升綠色制造水平。鼓勵工業企業實施節能、 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清潔生產 等技術改造, 按照“以獎代補”方式給予資金支持。具體獎勵標 準按照《蕪湖市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 法》規定執行。
(四)支持服務型制造
6.對首次列入國家級和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
的,按省級獎勵的 20%給予一次性補助。
7.支持工業設計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工業設計成果轉化率。 對成功承辦省級以上工業設計大賽的單位給予一次性獎勵 20 萬元。
(五)支持精品制造
8.支持企業參加“精品安徽、精彩安徽”系列宣傳活動, 對企業在中央媒體進行“安徽工業精品”宣傳的,在省級獎補的 基礎上, 再按照宣傳推廣費的 30%給予獎補。
9.對首次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企業、單項 冠軍產品的,按省級獎勵的 20%給予一次性補助。
10.對新認定的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標準化示范企業,分 別給予 20 萬元一次性補助。
(六)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11.鼓勵新引進工業項目。對符合《蕪湖市投資導向目錄》 的新引進工業項目,根據項目對區域的帶動作用、技術先進性、 管理水平、經濟社會效益等情況, 可給予項目單位不超過投資額 5%的投資補助支持,較大的項目投資補助比例不超過 10%。
12.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對并購重組我區企業或我區企業并 購外地企業, 經認定符合產業政策,且項目實施地在本區,并購 涉及的交易額在 200 -5000 萬元的,對并購重組后的企業給予并 購金額 5%的獎補; 對總投資額達到 5000 萬以上的,可給予其
不超過并購標的額 10%的補助。對本區企業實施境外企業并購, 其獲取的新技術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且在區內轉 化投資新建項目的,按并購標的額的 5%、最高不超過 3000 萬 元進行補助,對于超出 3000 萬元或者補助數額較大的,參照“一 事一議”政策辦理。
13.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對 2021年上半年產值增長 10% 以上且全年增長 3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可按不低于地方 經濟貢獻增量的 50%予以獎補。
鼓勵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超過 1 億 元、 10 億元、 50 億元和 100 億元的分別獎勵 10 萬元、 30 萬 元、 50 萬元、 100 萬元。
加快培育規上工業企業。對 2021年內新增入庫的規模以上 工業企業,獎勵 10 萬元。
14.引導“專精特新”發展。開展市級“專精特新”企業認 定。對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省認定的成長性小微企 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專精特新冠軍,按省級獎勵的20%給予一次 性獎補。對市級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 給予 5 萬元一次性獎 補。
(七)支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15.鼓勵兩化融合示范引領。對新通過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 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 給予 30 萬元一次性獎補; 對新認定的省
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企業, 給予 10 萬元一次性 獎補。
16.支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對首次進入全國電子信息百強 和首次進入安徽省重點電子信息企業名單的企業,對入選省級優 秀智能硬件產品的企業,給予省級獎勵資金的 20%配套資金支 持。
17.培育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對入選省級優秀企業級、行 業級工業互聯網(云) 平臺、省級工業互聯網優秀解決方案、省 級“網效之星”的企業分別給予省獎勵資金的 20%配套資金支持。
18.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對新入選長三角 G60 科創 走廊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標桿工廠分別給予 100 萬元、 30 萬 元一次性獎勵; 對新入選長三角 G60 科創走廊推薦目錄的工業 互聯網平臺、專業服務商分別給予 30 萬元一次性獎勵。
19.培育引進 5G 企業。對于企業設備及軟件投入不低于
300 萬元的 5G 基帶芯片、射頻器件、濾波器、物聯網(IoT) 芯片等 5G 產業鏈核心產品生產項目,給予設備及軟件投資 15%的獎補, 最高不超過 3000 萬元。
20.促進“5G+工業互聯網”應用。引導企業深化 5G 在工 業視覺檢測、工業 AR (增強現實) /VR (虛擬現實)、無線自動 化控制、云化機器人等場景的融合應用。對新獲批國家級或省級 “5G+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典型應用、優秀案例及解決方案
等企業,按照與省政策不重復享受原則,分別給予最高 50 萬元、 20 萬元一次性獎補。
21.推進企業內外網改造。鼓勵企業運用 5G 等新興技術 實施內外網改造,支持企業開展內外網改造與創新應用、 5G 網 絡改造及典型場景應用、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對于投入不低于 100 萬元的內外網改造項目給予設備及軟件投入 20%的獎補, 最高不超過 50 萬元。
22.支持信息消費發展。對新認定為省級信息消費體驗中心 的企業, 給予 20 萬元一次性獎補;對新認定為省級智慧健康養 老應用示范的單位,給予 20 萬元一次獎補。
(八)支持企業參展
23.企業參展補助。對國家、省、市行業主管部門組織參加 的展會, 省內展會每個工業企業每次 5000 元,省外展會每個工 業企業每次補助 1 萬元,境外展會每個工業企業每次補助 2 萬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