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行業資訊
今日講解!2023年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條件申報申請的相關條件流程等問題的解答如下,合肥市、宿州市、淮北市、亳州市、阜陽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馬鞍山市、安慶市、蕪湖市、銅陵市、宣城市、池州市、黃山市的企業如果有關詳細的材料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們,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政策咨詢熱線:0551-65300258,19855109691(加V可免費上門輔導)
一、試點示范內容
圍繞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聚焦“數字領航”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方向,遴選一批試點示范項目,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業態和新模式,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一)“數字領航”企業
支持獲得過工業和信息化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領域相關試點示范的制造企業,聚焦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態數字化轉型,構建設備互聯、數據驅動、軟件定義、平臺支撐的技術底座,開展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業務創新,提升成本、質量、效益、綠色、安全等方面的轉型成效,打造技術實力強、業務模式優、管理理念新、質量效益高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桿。
(二)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
鼓勵兩化融合管理體系達標企業總結提煉貫標經驗成果,按照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的導向、原則和要求,系統開展戰略轉型、管理變革、流程優化、技術創新和數據開發利用,深化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系統性構建、運行、優化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能力體系。
1.面向數字化供應鏈的新型能力建設。鼓勵企業參考《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供應鏈數字化管理指南》(報批稿)國家標準,開展數字化供應鏈網絡設計、計劃優化、多元化采購尋源、訂單協同、智慧物流、倉儲管理與供應鏈金融,推進數字化供應鏈全程追溯、風險預警與安全管控,實現以客戶為中心、以平臺為依托的數字化供應鏈網絡體系建設。
2.面向智能產品設計與服務的新型能力建設。鼓勵企業推動人工智能、5G、智能傳感、數字樣機、AR/VR/MR、自適應檢測等新技術與工業產品融合應用,開展產品仿真建模、協同研發、數字驗證、在線調優、預測性維護及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等智能產品設計與服務,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優化與價值挖掘。
3.面向生產制造數字孿生的新型能力建設。鼓勵企業開展以柔性制造系統、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為載體的先進生產制造與智能管控,依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生產設備管理能力成熟度評價》提升生產設備數字化管理能力,推進基于數字孿生的關鍵設備數字化改造、上云用云、運行管理與績效改善,實現生產制造關鍵環節的互聯感知、虛實映射、精準控制與預測優化。
4.面向數字化轉型的數據管理能力建設。鼓勵企業圍繞數據戰略、數據治理、數據架構、數據應用、數據安全、數據質量、數據標準、數據生存周期等方面開展數據綜合管理,充分挖掘數據創新驅動潛能,開展基于數據模型的高效運營管控、創新研發生產、智能運維服務,打造企業數字化管理駕駛艙,實現業務全過程的數據集約化管控與生產管理方式的數字化轉型。
5.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支持兩國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圍繞產業、標準、人才培養、示范園區等領域開展合作,增強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能力,推動智能制造標準體系互聯互通,提升中高級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職業技工的智能制造技術和管理能力,發揮示范園區帶動作用和地區輻射作用,培育完整的智能制造產業生態。
(三)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
鼓勵制造企業、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等,建設面向重點行業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重點區域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和面向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和推廣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解決方案,提升制造業數字化水平。
6.面向重點行業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聚焦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綠色制造、安全生產等領域,鼓勵建設面向重點行業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化平臺在垂直行業的應用,推動技術融合應用、數據價值挖掘、金融模式創新和組織管理變革等,提升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制造業要素效率。
7.面向重點區域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聚焦制造資源集聚程度高、產業轉型需求迫切的區域,鼓勵建設面向重點區域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平臺在產業園區等“塊狀經濟”產業集聚區落地,為政府提供基于平臺的“雙碳”監測、安全監管、企業畫像、精準招商等監測監管型或綜合管理型賦能服務,為企業提供基于平臺的備品備件管理、集采集銷、評估監測、產融合作等公共型或專業型賦能服務。
8.面向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平臺+5G”“平臺+人工智能”“平臺+區塊鏈”“平臺+數字孿生”“平臺+設備上云”等領域,鼓勵企業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資源建設技術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基于平臺解決企業特定技術領域痛點問題,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場景的應用,降低高技術門檻和試錯風險,促進專業應用的規模化復用。
二、申報條件
(一)申報主體。“數字領航”企業方向申報主體為近5年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領域相關試點示范的制造企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等,不接受聯合體申報。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和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方向申報主體包括制造企業、信息技術企業、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科研院所或其聯合體等,應在安徽境內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具有較好的經濟實力、技術研發和融合發展能力。
(二)推薦單位。試點示范項目由各市經信局負責推薦,合肥市推薦總數不超過5個,其他市推薦總數不超過3個,其中各市推薦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項目不超過2個。“數字領航”企業方向不占上述推薦名額,各推薦主體推薦項目數量不超過各自上述推薦項目數量的1/2。省直管縣(市)試點示范項目由所在市經信局一并推薦上報。
(三)申報條件。對于已列入前期同類試點示范的項目或仍在示范期的項目不可重復申報(“數字領航”企業方向不受此限制),未建或在建項目不可申報。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方向不接收僅購買產品但未進行實質性合作的項目。
三、報送時間
請各市經信局于2023年8月24日前,將推薦項目材料紙質版(一式三份,2個方向的一式六份,以此類推)、項目推薦匯總表(加蓋市經信局公章,詳見附件5)和電子版光盤,以EMS郵寄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產業信息化發展處)。
有關文件和申報表格可從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網站文件公告欄查詢下載。逾期報送,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