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行業資訊
4月26日,阜陽市政府新聞辦在市政府會議中心,舉行了阜陽市科技創新規劃和科技創新政策新聞發布會。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刁微波就阜陽市科技創新規劃和科技創新政策開展新聞發布。
發布會上,刁微波對《阜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的編制原則、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進行了系統闡述和解讀。
《阜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主要內容概括為:一個核心、兩個重點、三類平臺、四大領域、五大措施,六大工程、十大目標,具體內容是:
圍繞1個核心:以建設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為核心,實現創新能力整體提升、創新資源快捷配置,促進技術創新、知識創新、管理創新、區域創新、開放創新、科技服務創新,構建系統完備、重點突出、運行快捷的區域創新體系。
突出2個重點:以科技成果創造和轉化為科技創新工作重點,發揮科技政策引導作用,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深入推進激勵創新、加速成果轉化等環節的機制體制改革。
建設3類平臺:推進以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等各類園區為載體的園區創新平臺,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中心、產業研究院等為核心的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以科技企業孵化器、技術轉移機構等為核心的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形成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備、開放共享、運行快捷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突出4大領域:根據前期規劃重點項目征集、凝練和阜陽產業技術升級需要,圍繞構建現代產業支撐體系,立足重點突破領域,布局一批重大技術攻關項目,孵化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組織開展一批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培育發展創新產品,支撐引領產業升級,擬訂了“十三五”期間高技術產業發展、傳統產業改造、農業科技進步、民生領域科技發展4大領域23個重點專項。
落實5大措施:規劃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創新體制機制、加大科技投入、營造創新環境、加強督導考核五大措施。以五大措施保障規劃的落實和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強調要切實強化組織領導,提升治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深化體制改革,狠抓責任落實,強化監督檢查,形成規劃實施的強大合力與制度保障。
實施6大工程:實施“產業創新發展工程”,推進產業技術協同創新,爭取在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前瞻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實施“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提升全市科技創新水平;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施“創新創業服務工程”,健全創新創業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進“區域創新聚集工程”,引導各縣市區形成各具特色的創新體系,打造多點支撐的區域創新*;實施“才智阜陽”聚集工程,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引進、培養、支持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實現10大指標:即2020年阜陽市科技創新要達到的重要指標。參照、省科技創新指標,以及阜陽市現代化城市建設等指標,重點確定了十大指標,即:R&D投入占GDP比例達到1.3%,發明專利授權量120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5件;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和總量快速增長,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穩步提升;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5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研發機構比例35%,技術合同交易額3億元,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10%,科技進步貢獻率55%;力爭每個關鍵創新指標能趕上或*過全省平均水平。
關于阜陽市科技創新政策,刁微波指出,阜陽市委、市政府今年2月份出臺了《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工作的意見》,提出了強化產業創新、創新載體建設、創新主體培育、推進成果轉化、強化要素保障、人才引進培養、科技創新環境優化等方面的任務。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共同起草了《阜陽市實施雙輪驅動戰略促進創新創業人才發展政策》,從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支持創新創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科技金融支持、鼓勵高端人才引進、支持創新技術發展、提升知識產權效能等七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支持政策,作為配套文件已經市政府印發執行。目前,市科技局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實施細則,確認《意見》切實發揮效用。與之前的科技創新政策相比,新的科技創新政策,提高了獎補標準,擴大了獎補范圍,創新了獎補方法。如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獎補標準由原來的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新增了科技創新券、科技小巨人企業及實施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等新的支持政策。
刁微波就阜陽市科技創新券、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知識產權等政策主要內容作了相關新聞發布。
4月26日,阜陽市政府新聞辦在市政府會議中心,舉行了阜陽市科技創新規劃和科技創新政策新聞發布會。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刁微波就阜陽市科技創新規劃和科技創新政策開展新聞發布。
發布會上,刁微波對《阜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的編制原則、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進行了系統闡述和解讀。
《阜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主要內容概括為:一個核心、兩個重點、三類平臺、四大領域、五大措施,六大工程、十大目標,具體內容是:
圍繞1個核心:以建設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為核心,實現創新能力整體提升、創新資源快捷配置,促進技術創新、知識創新、管理創新、區域創新、開放創新、科技服務創新,構建系統完備、重點突出、運行快捷的區域創新體系。
突出2個重點:以科技成果創造和轉化為科技創新工作重點,發揮科技政策引導作用,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深入推進激勵創新、加速成果轉化等環節的機制體制改革。
建設3類平臺:推進以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等各類園區為載體的園區創新平臺,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中心、產業研究院等為核心的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以科技企業孵化器、技術轉移機構等為核心的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形成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備、開放共享、運行快捷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突出4大領域:根據前期規劃重點項目征集、凝練和阜陽產業技術升級需要,圍繞構建現代產業支撐體系,立足重點突破領域,布局一批重大技術攻關項目,孵化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組織開展一批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培育發展創新產品,支撐引領產業升級,擬訂了“十三五”期間高技術產業發展、傳統產業改造、農業科技進步、民生領域科技發展4大領域23個重點專項。
落實5大措施:規劃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創新體制機制、加大科技投入、營造創新環境、加強督導考核五大措施。以五大措施保障規劃的落實和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強調要切實強化組織領導,提升治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深化體制改革,狠抓責任落實,強化監督檢查,形成規劃實施的強大合力與制度保障。
實施6大工程:實施“產業創新發展工程”,推進產業技術協同創新,爭取在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前瞻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實施“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提升全市科技創新水平;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施“創新創業服務工程”,健全創新創業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進“區域創新聚集工程”,引導各縣市區形成各具特色的創新體系,打造多點支撐的區域創新*;實施“才智阜陽”聚集工程,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引進、培養、支持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實現10大指標:即2020年阜陽市科技創新要達到的重要指標。參照、省科技創新指標,以及阜陽市現代化城市建設等指標,重點確定了十大指標,即:R&D投入占GDP比例達到1.3%,發明專利授權量120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5件;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和總量快速增長,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穩步提升;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5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研發機構比例35%,技術合同交易額3億元,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10%,科技進步貢獻率55%;力爭每個關鍵創新指標能趕上或*過全省平均水平。
關于阜陽市科技創新政策,刁微波指出,阜陽市委、市政府今年2月份出臺了《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工作的意見》,提出了強化產業創新、創新載體建設、創新主體培育、推進成果轉化、強化要素保障、人才引進培養、科技創新環境優化等方面的任務。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共同起草了《阜陽市實施雙輪驅動戰略促進創新創業人才發展政策》,從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支持創新創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科技金融支持、鼓勵高端人才引進、支持創新技術發展、提升知識產權效能等七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支持政策,作為配套文件已經市政府印發執行。目前,市科技局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實施細則,確認《意見》切實發揮效用。與之前的科技創新政策相比,新的科技創新政策,提高了獎補標準,擴大了獎補范圍,創新了獎補方法。如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獎補標準由原來的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新增了科技創新券、科技小巨人企業及實施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等新的支持政策。
刁微波就阜陽市科技創新券、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知識產權等政策主要內容作了相關新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