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行業資訊
宣城市大力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宣城市現代服務業獎勵補助扶持政策,下面就是政策匯總,有想要申請獎勵資金的,可以咨詢小編了解如何申請。
宣城市現代服務業政策免費咨詢:19855108130(手機/微信)
一、實施重大項目
建立市級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庫。在全市重點項目年度投資計劃中,圍繞現代物流、科技服務、軟件與信息服務、金融商務、電子商務、新型專業市場、創意文化、旅游休閑、健康養老服務等現代服務業重點領域,每年擇優選擇30個左右行業影響力大、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分級調度、滾動實施,爭取更多項目列入省級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庫。(牽頭單位:市發改委〈物價局〉;配合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市敬亭山旅游度假區管委會)
固定資產投資4000萬美元或3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文化、旅游、教育、衛生、體育等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自投產運營之日起,其繳納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地方分成部分,實行“前3年全額補助、后3年減半補助”。(牽頭單位:市投促局;配合單位:市稅務局)
二、壯大市場主體
對新增入全國統計系統基本單位名錄庫或年營業收入增速*過20%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限上商貿企業,由所在縣市區根據實際按有關政策規定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對新引進的國際性、全國性、區域性服務業企業總部,世界500強、國內100強,“獨角獸”企業研發中心、銷售中心、采購中心、結算中心等功能性總部,以及首次進入全國服務業500強、全省服務業100強的市內注冊企業,根據實際按有關政策規定給予支持。(牽頭單位:市投促局、市發改委〈物價局〉、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委;配合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市敬亭山旅游度假區管委會)
推動旅游、養老、中醫藥、現代供應鏈、商務租賃、物業服務等領域服務標準體系建設。鼓勵和引導企業爭創質量品牌,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的,市財政分別給予1次性獎勵20萬元、5萬元。對申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成功的,市財政給予1次性獎勵10萬元。對認定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市財政分別給予1次性獎勵5萬元。(牽頭單位:市工商質監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物價局>、市旅發委、市民政局、市經信委、市商務局等)
加快主輔分離,支持大中型制造業企業分離生產流程中非核心但具有比較優勢的研究開發、工業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第三方物流等服務功能,設立獨立法人企業,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發展。分離前制造業企業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對分離后新設立的科技研發類企業,根據實際比照高新技術企業扶持政策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委)
三、發展重點行業
培育發展現代物流業。落實持有“安徽交通卡”的貨運車輛享受通行費8.5折優惠期限。加快推進內陸二類口岸申報工作。支持皖東南保稅物流中心(B型)發揮好通關平臺作用。(牽頭單位:市商務局;配合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宣城海關)
穩步發展金融服務業。深化銀行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積*加快民生銀行宣城分行落實步伐。市財政再逐步增加5000萬元續貸過橋資本金,加大對服務業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將新辦服務業企業比照B級納稅人納入“稅融通”服務范圍。支持金融機構根據輕資產類服務業企業的融資需求,擴大知識產權、股權、特許經營權、應收賬款、收費權、動產等抵(質)押貸款業務,發展免擔保、免抵押的信用貸款業務。推動企業上市融資,對在地方性場外市場掛牌融資的服務業中小企業,市財政獎補1萬元。(牽頭單位:市金融辦、市財政局<國資委>;配合單位:人行宣城中心支行、宣城銀監分局)
創新發展科技服務業。大力推進宛陵科創城、宣城智谷軟件產業園建設。加快發展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技術轉移轉化、知識產權、創業孵化等科技服務業。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對規模以下高新技術企業首次達到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的1次性獎勵10萬元。對主營業務收入*過1億元的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近3年入庫稅收平均增速不低于20%、上一年增速不低于全市稅收平均增速的,1次性獎勵100萬元。(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委)
加快發展旅游業。實施“皖南川藏線”三年行動計劃,深化與長三角地區全域旅游合作。對新創的5A級、4A級景區,市財政分別獎勵300萬元、100萬元。對新創的國家級、省級旅游度假區,市財政分別獎勵100萬元、50萬元。對按期創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縣市區,市財政1次性獎勵50萬元。(責任單位:市旅發委)
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鼓勵參加國際徽商大會等大型展會,對參加省級以上政府部門組織的國際性、全國性、區域性會展,縣市區和市開發區制定配套獎補政策。推進“電商宣城”建設,對國家級、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或園區,市財政1次性獎勵50萬元、20萬元。對國家級、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市財政1次性獎勵20萬元、1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提升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業。社會力量投資舉辦的醫養結合型老人護理院,建設規模在50張(含)床位以上的,正常運營一年后,按每張床位不低于5000元標準給予1次性建設補助。社會力量投資以租賃房屋形式興辦的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租賃經營合同期在5年以上,手續齊全并投入運營一年后,按每張床位不低于1000元標準給予1次性建設補助。(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四、推進集聚發展
對新認定的省級服務業示范園區、集聚區,分別1次性獎勵50萬元、20萬元。支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依托開發區優化布局,對省級及以上開發區內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集聚示范園區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參照所在地開發區工業企業享受相應的扶持政策。在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集聚示范園區推行企業投資項目代辦制度。(牽頭單位:市發改委<物價局>;配合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市敬亭山旅游度假區管委會)
支持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利用大數據整合資源,加快創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農產品供應鏈集散中心,持續完善儲備運輸、冷鏈加工、分揀分裝、集散中轉功能,實現農產品交易品牌、數據和金融服務本地化。(牽頭單位: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配合單位:市農委、市商務局、市供銷社)
五、強化區域合作
加快推進松江宣城產業園、宣城蕭山產業園建設,積*推進滬宣“飛地”園區合作。瞄準長三角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積*引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智能裝備制造等“四新經濟”以及電商平臺、智慧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項目。(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物價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委、市商務局)
深化與長三角地區及G60科創走廊城市互動合作,組織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長三角(上海)品牌博覽會等,挖掘經貿合作機遇。大力發展新型服務貿易,促進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等生產性服務進口,引領對外貿易新增長。支持發展旅游、運輸、建筑、中醫藥等服務貿易,謀劃推進服務貿易特色出口基地。嚴格落實對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服務貿易類),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稅務局)
六、深化重點改革
持續推進服務業改革試點,對新認定的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地區,市財政1次性獎勵50萬元。(牽頭單位:市發改委<物價局>;配合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擴大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范圍,完善政府購買服務信息平臺功能,積*推動居家養老、公共文化、人力資源、咨詢評估、政策評價等領域購買服務。(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國資委>)
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1次”改革。整體執行新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整體推行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外僑辦)、市工商質監局、市政務服務中心、市商務局等)
七、加大要素保障
實施“宛陵聚才行動”,借助長三角地區人才交流平臺等合作載體,積*引進現代服務業緊缺人才。完善職業培訓政策體系,加大現代金融、人力資源、文化、旅游等服務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培訓力度。探索建立文房四寶及相關行業破格評審工藝美術系列中初級職稱、民營企業破格評審工程系列中初級職稱特殊評價機制。鼓勵有條件的開發區、科技園區、專業化人才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學會等申請組建社會化評審機構開展職稱評審。(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人才辦)
對列入省級調度的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按照規定積*申請使用省級預留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對列入省重點項目年度投資計劃的其他服務業項目、市級調度的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由項目所在地優先安排用地計劃指標。(責任單位:市國土局)
充分發揮宣城市產業扶持基金(三號基金)引導和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旅游+”、“體育+”、健康養老、大數據、文化創意等新產業,以及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體驗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鼓勵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面向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配套建設生產性綜合服務平臺。(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國資委>、市金融辦、市發改委<物價局>)
對符合規劃環評結論及審查意見要求的服務業項目,其環評文件按規劃環評意見依法進行簡化,對登記表類建設項目環評實行備案管理。嚴格落實服務業企業水、電、氣、熱與工業同價政策,加強對服務業領域違規收費項目的清理和監督檢查。支持用電容量315千伏安及以上的商業用戶參照大工業輸配電價參加電力直接交易。(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市發改委<物價局>)
關于宣城市現代服務業獎勵補助扶持政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咨詢小編了解。
宣城市現代服務業政策免費咨詢:19855108130(手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