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項目疑難解答
關于2021年合肥市技術創新中心認定流程包括哪些步驟?申請條件是怎樣的?以下小編將為大家詳細匯總整理,市技術創新中心是定位于合肥市*具實力的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類科技創新基地,詳情大家可以直接咨詢以下政策專人指導為您在線解答!
政策專人免費指導電話:18755196600(可加v),0551-65300044/0551-65300044
合肥市技術創新中心認定流程
符合市技術創新中心認定條件的申報單位填寫《合肥市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申請書》,編制市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可行性方案, 提出中心的技術領域和方向、建設目標、重點任務、建設模式和保障措施等, 并提供所需的附件及證明材料,經縣(市)區科技局審核后推薦上報市科技局,縣(市)區科技局對轄區內申報單位總量控制、限額管理。
市科技局會同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財政局等部門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審核,通過現場答辯、實地考察等方式,對技術創新中心可行性方案進行咨詢論證,提出專家論證意見,擇優確定名單。
對通過咨詢論證的市技術創新中心,市科技局予以公示,公示結束后,市科技局報市政府審議同意后予以認定。認定的市技術創新中心統一命名為“XXX(領域名)合肥市技術創新中心”(英文名稱為“XXX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of Hefei”)。
經認定的市技術創新中心實行目標管理,依托單位填報《合肥市技術創新中心目標任務書》,經市科技局審核同意后簽訂實施。
對新認定的市技術創新中心,市科技局給予資金獎勵,獎勵資金用于成果獎勵和人才培養等。縣(市)區科技局將已認定的市技術創新中心列為重點支持對象,鼓勵相關縣(市)區安排配套資金。
合肥市技術創新中心運行要求
鼓勵市技術創新中心探索多種類型的獨立法人實體化運作。在條件尚不具備時,可先行實現人財物相對獨立的管理機制。市技術創新中心可根據不同建設投入模式,利用自籌資金、社會資金、成果轉化收益等逐步實現自我運營。
市技術創新中心設立董事會(或理事會)、技術(或專家)委員會。董事會(或理事會)成員由參建各方選派代表組成,負責中心發展戰略、章程制定、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項決策。技術(或專家)委員會負責中心的技術規劃、研發方向、技術路線等咨詢建議。
第十九條 市技術創新中心實行董事會(或理事會)領導下的中心主任負責制。中心主任是中心建設和運行的第1責任人,主持日常工作。中心主任應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財務、資產等管理權限,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能夠組織或參與實施技術攻關及成果轉化產業化任務。
市技術創新中心應探索靈活快捷的管理模式,在運行機制、項目管理、資金投入、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聯合開放等方面改革創新、先行先試,著力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加強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對中心支持完成的相關成果,應標注市技術創新中心或依托單位名稱,對取得的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用,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市技術創新中心需要更名、變更主要研究方向或進行調整重組等重大事項,依托單位應向市科技局提出書面申請,市科技局按照本辦法中的認定流程重新組織相關認定工作。
合肥市技術創新中心申請條件
市技術創新中心采取認定制,依托綜合實力、創新能力在本行業位居前列的重點企業牽頭建設,運行符合條件后,由依托單位申請認定。依托單位應在合肥市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鼓勵具有技術優勢的高校或科研院所與具有創新發展潛力的企業聯合共建。
依托單位擁有相關領域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在前沿技術研究、工程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有鮮明特色,能夠解決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具有較強的創新力和帶動力;能為技術創新活動提供持續投入,具有較強的資金自籌能力,年度研發投入強度明顯高于行業同類。
依托單位擁有先進的科研基礎設施,具備一定規模的技術開發實驗場地,建設期投入不少于300萬元,研發和檢驗設備原值不少于500萬元,已建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省市級技術創新平臺。
依托單位擁有國家級或省級高層次人才團隊,或具有行業內公認的技術創新優勢和高水平科研團隊、領軍人才,能夠廣泛聯合產學研各方、整合創新資源、形成技術創新合作網絡的顯著優勢和能力。依托單位專職研發人員不少于20人,其中,副高級職稱和博士學位及以上研發人員不少于10人。
依托單位建立了適應市場化運營的科研項目管理制度、科研經費財務會計核算制度、研發人員激勵約束制度、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等。
有需要申請或者代理的都可以免費咨詢臥濤小編為您在線解答指導!
臥濤科技為你專利服務知識產權、項目申報、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可研性報告等,全天在線為您指導!
政策免費指導電話:18755196600 (微信同號),0551-65300044/0551-65300044
合作愉快
更多政策詳情點擊:在申報項目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