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項目疑難解答
數字經濟發展項目申報條件和資金政策詳解!該政策主要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支持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8〕95號)要求,按照程序規范、操作簡便、權責明確、公正透明的原則,特制定以下實施細則。
第1部分 申報條件和材料
一、基本要求
(一)申報單位須為在安徽省境內登記注冊并實際運營,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或機構。
(二)申報單位均需要提供以下基本材料:
1. 市(直管縣)經信部門上報文件;
2. 申報單位的資金申請表;
3.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副本復印件(如與營業執照三證合一,提供一證即可);
4. 企業上一年度經審計的財務報告;
5. 申報單位法定代表人對申報材料真實性的申明書,本人簽名并加蓋單位公章;
6. 文中申報材料要求企業提供有關設備購置、銷售等發票的,企業需提供與申報項目有關的全部發票復印件;
(三)對榮譽類項目,原則上申報單位僅可對上一年度獲得的國家級試點示范、百強企業等申請獎補。
(四)資金獎補要求
1. 單個企業的同一項目只可享受一項獎補;
2. 單個企業可疊加享受多項獎補,*高不*過500萬元;
3. 企業已獲得國家獎補的同一項目,不得重復申報。
聯系人:18755196600QQ: 2881391787
二、支持數字技術創新
(一)獎補“互聯網+制造”國家級試點示范企業(項目)
獎補國家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企業
1. 申報條件
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
獎補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類試點示范企業
1. 申報條件
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或“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
獎補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
1. 申報條件
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
獎補軟件“鑄魂”工程(項目)
1. 申報條件
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大型軟件、操作系統、應用軟件、信息消費等軟件“鑄魂”工程領域重點項目和示范項目的企業。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
獎補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企業
1. 申報條件
進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名單”的企業。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
(二)獎補國家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技術創新項目
1. 申報條件
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技術創新項目”的企業。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
(三)獎補優良智能硬件產品
1. 申報條件
(1)申報產品為具有智能化功能的硬件產品,符合數字技術創新發展方向,有利于促進我省數字經濟做大做強;
(2)申報產品在我省生產且年銷售收入不低于 1000萬元;
(3)申報產品國家有相關管理規定要求的,須符合相關要求;
(4)同一單位原則上每年申報產品數不*過3個。
2. 申報材料
(1)智能硬件產品政策獎補申請報告(包括企業基本情況及上年度生產經營情況,企業研發創新能力、獲得專利、研發投入和研發團隊情況,獲得資質和榮譽情況,申報產品的功能、性能指標、同類產品比較優勢、社會效益、市場占有情況等)及產品信息表;
(2)申報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等文檔或手冊;
(3)年度財務審計報告需包含申報產品年銷售收入審計情況或者提供申報產品銷售收入情況專項審計報告;
(4)證明申報產品技術創新水平相關材料(包括已獲得的第三方認證或測試報告、自主知識產權證明材料等);
(5)證明申報產品市場競爭力相關材料(包括市場占有情況,用戶使用報告等);
(6)申報產品實物照片(需包含產品主要外觀、功能特征及銘牌信息等);
(7)申報產品符合國家相關管理規定的證明材料(包括國家或省相關行業管理部門批準頒發的產品生產許可證、強制性產品認證等)
3. 支持方式
每年優選不*過50個產品,每個給予1次性獎補50萬元。
(四)獎補優良智能家居產品、成套智能家居系統
1. 申報條件
(1)申報智能家居產品、成套智能家居系統獎補的企業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是知識產權被許可人;
(2)智能家居產品是經具備國家規定資質的相關部門評定,獎補申報截止日期前評定有效,且在我省批量生產;
(3)成套智能家居系統是經具備國家規定資質的相關部門評定,獎補申報截止日期前評定有效,在我省生產,且該成套系統上一年度銷售收入不低于3000萬元。 聯系人:18755196600QQ: 2881391787
2. 申報材料
(1)生產證明材料(直接接觸食品的家用電器需提供生產許可證),智能家居產品、成套智能家居系統專項審計的財務報告;
(2)具備國家規定資質相關部門出具的有效證明文件等。
3. 支持方式
依據智能化程度、銷售收入(產值)等對智能家居產品、成套智能家居系統進行綜合評定,擇優獎補。對智能家居產品給予1次性獎補,*高100萬元;對成套智能家居系統的生產企業給予1次性獎補,*高100萬元。
獎補資金實行總量控制,單個企業*高可獲獎補300萬元,單個企業集團*高可獲獎補500萬元。
三、加強市場主體培育
(五)獎補總部新落戶我省的全國百強企業
總部(含研發總部和區域總部)新落戶我省的全國百強企業——電子信息行業
1. 申報條件
(1)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在我省新落戶生產或研發等核心業務、或設立區域性總部;
(2)新落戶總部在我省投資計劃達到1億元以上,且累計完成投資額達到計劃投資的50%或累計完成投資額*過1億元,上一年度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含政策減免稅費)在200萬元以上;
(3)申報單位為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在我省注冊企業,在安徽省內統一納稅入庫。
2. 申報材料
(1)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對在皖新落戶總部(含研發總部和區域總部)的相關決策文件材料;
(2)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在皖發展的業務發展報告、投資計劃或戰略規劃等證明材料;
(3)企業上一年度新增主營業務收入、納稅及社保等證明材料;
(4)年度財務審計報告需包含新落戶總部項目完成投資情況或提供項目完成投資情況專項審計報告;
(5)總部落戶我省項目的備案或核準證明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200萬元。
總部(含研發總部和區域總部)新落戶我省的全國百強企業——軟件行業
1. 申報條件
(1)全國軟件百強企業在我省新落戶生產或研發等核心業務、或設立區域性總部;
(2)申報單位為全國軟件百強企業在我省注冊企業,在我省內統一納稅入庫,上一年度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含政策減免稅費)在200萬元以上,或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
(3)在省經信廳統計系統按時填報軟件統計數據。
2. 申報材料
(1)全國軟件百強企業對在我省新落戶總部(含研發總部和區域總部)的相關決策文件材料;
(2)在我省新落戶總部項目上一年度及已累計完成投資、上一年度新增主營業務收入、納稅及社保等證明材料;
(3)獎補資金申請報告,包括在我省設立總部基本情況(業務情況、股東情況、人員情況、辦公情況等),及在皖投資計劃、發展規劃等,并附實有資金證明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200萬元。
總部(含研發總部和區域總部)新落戶我省的全國百強企業——互聯網行業
1. 申報條件
(1)全國互聯網百強企業在安徽省內新注冊成立的公司(含研發總部和區域總部性子公司),注冊資本金在1000萬元以上,并在安徽省內統一納稅入庫;
(2)新落戶企業上一年度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含政策減免稅費)在200萬元以上。
2. 申報材料
(1)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在皖設立總部的相關決策文本材料(董事會會議決議、建設方案及相關投資協議文件等證明材料)。
(2)在皖新落戶總部項目上一年度及已累計完成投資、上一年度新增主營業務收入、納稅及社保等證明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200萬元。
(六)獎補首次進入全國百強的企業
首次進入全國百強的企業——電子信息行業
1. 申報條件
上一年度進入“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發布名單。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
首次進入全國百強的企業——軟件行業
1. 申報條件
上一年度進入“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發布名單。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
首次進入全國百強的企業——互聯網行業
1. 申報條件
上一年度進入“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發布名單。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
(七)獎補首次進入安徽省重點企業名單
首次進入安徽省重點企業名單——電子信息行業
1. 申報條件
依據《安徽省重點電子信息和軟件企業管理辦法(試行)》經省經信廳發布的安徽省重點電子信息企業。
2. 申報材料
企業申請獎補報告(包括企業基本情況,上一年度生產經營、經濟效益及研發創新情況,產品創新性、市場占有率和經濟帶動性情況,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及社會責任貢獻情況,經審計的上一年度企業會計報表等)。
3. 支持方式
對首次進入安徽省重點電子信息企業名單的企業給予1次性獎補50萬元。
首次進入安徽省重點企業名單——軟件行業
1. 申報條件
依據《安徽省重點電子信息和軟件企業管理辦法(試行)》經省經信廳發布的安徽省重點軟件企業。
2. 申報材料
企業申請獎補報告(包括企業基本情況、生產經營及技術研發創新情況,公司擁有的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專利證書等,經審計的上一年度財務報告)。
3. 支持方式
對首次進入安徽省重點軟件企業名單的企業給予1次性獎補50萬元。
(八)獎勵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1億元、10億元的數字技術企業
1. 申報條件
(1)企業主要從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等;
(2)滿足以下任一條件:
——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1億元,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含政策減免稅費)在100萬元以上;
——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10億元,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含政策減免稅費)在500萬元以上。
2. 申報材料
(1)企業近三年度經審計的財務報告;
(2)證明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大數額合同、發票。
3. 支持方式
對數字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1億元、10億元的,分別給予1次性獎勵100萬元、500萬元。
(九)獎補國家級制造業“雙創”試點示范的企業
1. 申報條件 聯系人:18755196600QQ: 2881391787
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
(十)獎勵“創客中國”“創響中國”大賽獲獎項目
獎勵“創客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
1. 申報條件
(1)本年度“創客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一、二、三等獎獲獎項目。
(2)企業類項目為省內注冊企業。
(3)創客類項目自獲獎正式文件發布之日后60天內,在省內完成企業注冊。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企業成立時間不滿一年的獲獎項目,無需提供上一年度經審計的財務報告)
3. 支持方式
對獲得“創客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一、二、三等獎的項目,每個分別獎補50萬元、25萬元、10萬元。
獎勵“創響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
按照“三重一創”政策關于獎勵“創響中國”安徽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要求執行。
四、大力培育數字經濟平臺
(十一)獎補優良企業級、行業級工業互聯網(云)平臺
1. 申報條件
(1)申報單位應為制造行業重點骨干企業、互聯網企業、信息技術企業、自動化企業等,具備較強的技術開發、項目實施、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良好的社會信用;
(2)申報平臺能提供工業設備管理、軟件應用管理、用戶與開發者管理、數據與平臺運營管理、存儲和計算服務、應用開發服務、平臺間調用服務、安全防護服務、新技術應用服務中至少一項服務。
2. 申報材料
(1)工業互聯網(云)平臺政策獎補申請報告(包括企業基本情況、資質與能力,工業互聯網平臺使用情況和應用效果、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架構及方案介紹等);
(2)與申請項目相關的證明材料,包括專利/著作權證書、獲獎證書、合作協議及其他申請報告中涉及到的證明材料;
(3)企業級工業互聯網(云)平臺需提供在企業內外網、平臺、關鍵技術、生態體系等建設方面取得突破性業績的證明材料;
(4)行業級工業互聯網(云)平臺需提供上一年度在皖開展工業互聯網(云)業務收入情況的證明材料(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大額合同等能證明平臺收入的材料)。
3.支持方式
根據工業互聯網(云)平臺的創新、效益等情況,每年優選不*過10個企業級工業互聯網(云)平臺,每個獎補50萬元;優選不*過10個工業互聯網(云)公共平臺,每個獎補100萬元。
(十二)獎補行業龍頭和骨干企業基于互聯網的“雙創”平臺
1. 申報條件
(1)申報單位具有較好的經濟實力、技術研發和融合創新能力,是“雙創”平臺的運營主體;
(2)平臺有較好的產業應用基礎,在面向企業內部員工的各類創業創新資源分享,或面向全社會的制造資源和能力開放方面成效突出,有較廣的發展前景和較強的帶動作用;
(3)平臺內創業項目年收入總計達到1億元以上,且對平臺主體企業所在地方財政收入貢獻(含政策減免稅費)不低于擬獎補金額。
2. 申報材料
(1)“雙創”平臺政策獎補申請報告(包括申報單位基本情況、資質與能力,平臺項目實施情況及下一步實施計劃,項目負責人與項目團隊實力,產學研用聯合協作情況,項目實施的創新性);
(2)與申請項目相關的證明材料,包括各類資質證書(重點實驗室或技術研發中心、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團隊人員職稱/專業證書、專利/著作權證書、獲獎證書、合作協議(產學研用協議、合作單位協議)及其他申請報告中涉及到的證明材料;
(3)平臺內創業項目收入證明材料(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合同等)。
3. 支持方式
對平臺內創業項目年收入總計*過1億元、5億元、10億元的平臺主體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1次性獎補。獎補資金實行總量控制。
五、打造數字經濟產業生態
(十三)獎補優良工業APP
1. 申報條件
(1)企業在推進工業技術軟件化方面有良好基礎,相關工業互聯網APP及應用解決方案具有成熟性和系統性;
(2)通過工業互聯網APP的應用,幫助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維護和經營管理等環節取得了創新性經驗;
(3)同一企業原則上每年申報工業APP數不*過3個。
2. 申報材料
(1)工業APP政策獎補申請報告(包括企業基本情況、資質與能力,工業互聯網APP的知識產權歸屬情況、使用情況應用成效及取得的創新性經驗);
(2)與申請項目相關的證明材料,包括專利/著作權證書、獲獎證書及其他申請報告中涉及到的證明材料;
(3)行業通用工業APP需提供上一年度銷售收入情況的證明材料(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大額合同、財務單據等)。
3. 支持方式
根據工業APP的研發成本、效益等設置3類獎補檔次,分別給予單個工業APP 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補。獎補資金實行總量控制。優先支持首版次APP。
(十四)獎補優良信息化解決方案
獎補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領域優良解決方案
1. 申報條件
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互聯網領域國家級優良解決方案的企業。
2. 申報材料
本細則要求的基本材料。
3. 支持方式
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
獎補省級工業互聯網領域優良解決方案
1. 申報條件
(1)申報單位應為從事工業互聯網相關領域軟、硬件裝備和系統的集成設計、生產、安裝、調試業務,并具備系統解決方案供應能力的產品供應商、服務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
(2)申報方案必須為申報單位自主研發,且不存在任何知識產權糾紛;
(3)申報方案已得到實際應用。
2. 申報材料
(1)省級工業互聯網獎補政策獎補申請報告(包括企業基本情況、資質與能力,系統解決方案簡介、代表性及推廣價值、應用情況及效果、產業合作模式、實際應用案例);
(2)與申請項目相關的證明材料,包括專利/著作權證書、獲獎證書及其他申請報告中涉及到的證明材料。
3. 支持方式
優選不*過20個優良解決方案,每個給予1次性獎補50萬元。
(十五)獎補數字經濟創新共享服務聯合體
1. 申報條件
(1)聯合體成員應是我省內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具有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創意設計、研究開發、檢驗檢測、標準信息、成果推廣、創業孵化、跨界合作、展覽展示、教育培訓等服務的能力;
(2)每個聯合體由不少于三個成員單位自愿組成,并確定一家企業為牽頭單位,原則上三年內不得調整;
(3)聯合體成員簽訂三年以上的合作協議,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
2. 申報材料
(1)聯合體合作協議;
(2)聯合體合作實施方案及各項服務開展情況(服務我省企業數量、服務等);
(3)各聯合體有關資質的證明材料;
(4)聯合體服務業績相關證明材料(財務報表、服務合同、發票等)。
3. 支持方式
根據聯合體成員單位資質、聯合體服務業績、對地方財政貢獻度等,每年優選不*過5個聯合體,按其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含政策減免稅費)進行1次性獎補,*高500萬元。
六、完善信息基礎設施
(十六)獎補“網效之星”企業
1. 申報條件
申報單位應是在加強新一代網絡建設,推動工業互聯的實踐中取得明顯成效的制造企業。
新一代網絡建設包括:
——采用工業以太網、工業PON、工業無線、TSN、邊緣計算等新型技術、設備改造生產現場網絡和系統,實現企業內網IP(互聯網協議)化、扁平化、柔性化;
——采用NB-IoT、eMTC、SDN、ICN等技術,實現多個廠區、工業智能產品、產業鏈伙伴等互聯互通,優化銷售、生產、運維、管理數據的采集和流轉全過程;
——實施企業內、外網絡的IPv6改造,實現工廠內基于IPv6網絡的生產現場全流程數據采集分析、基于IPv6的工業智能裝備/產品運維服務等;
明顯成效是指實現網絡互聯、數據共享,在企業研發設計、降本增效、營銷管理、節能環保等方面取得較好實際效果。
2. 申報材料
(1)“網效之星”政策獎補申請報告(包括企業基本情況、資質與能力,企業內外網建設、改造的方案及實施情況,應用成效及創新性經驗);
(2)與申請項目相關的證明材料,包括獲獎證書及其他申報書中涉及到的證明材料;
(3)企業內外網改造資金投入的證明材料(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大額合同、財務單據等)。
3. 支持方式
根據企業內外網改造成本、效益等,每年優選不*過10家“網效之星”企業,每個給予1次性獎補50萬元。
七、加強人才智力保障
(十七)獎補“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和“發展數字經濟領軍人物”
按照省政府有關規定開展本年度“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和“發展數字經濟領軍人物”評選工作。每年評選不*過10家“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對獲得“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稱號的,給予1次性獎補100萬元;每年評選不*過10名“發展數字經濟領軍人物”,對獲得“發展數字經濟領軍人物”稱號的,給予領導的團隊1次性獎補50萬元。
八、其他
其他現有獎補政策按相關政策規定執行。
第2部分 審核程序
一、下發通知
每年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下發申報通知。
二、組織申報
由市(直管縣)經信部門按照要求組織申報,會同財政等有關部門,上報申請文件。
三、組織評審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組織專家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有關項目進行審核,并出具評審意見。
四、資金安排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研究提出資金安排方案,經廳長辦公會審定后,與省有關部門會商會簽。
五、方案公示
資金安排方案確定后,向社會公示,并納入安徽財政涉企項目資金管理信息系統進行項目比對。
六、資金下達
公示無異議及項目比對通過后,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下達獎補項目安排,行文商省財政廳下達資金。
第三部分 管理監督
一、項目單位對申報事項的真實性、合規性和資金使用負直接責任。
二、市、縣、區等各級經信部門承擔初審和對項目資金的日常管理監督責任,負責對上報項目進行把關,對弄虛作假者追究相關責任。
三、相關事項涉及的會計、審計等中介機構對其出具的報告的真實性、公正性負責。
四、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組織實施支持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政策,負責開展項目的涉企系統比對核準及項目資金的稽查核查、績效評價等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加強項目審核,避免重復支持。省財政廳負責完善涉企項目資金管理信息系統,協助對涉企項目進行比對。
五、在項目申報過程中,嚴格執行有關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相關規定。對弄虛作假騙取獎補資金,截留、挪用、轉移或侵占獎補資金,擅自改變申明實施事項等行為,停止撥付資金、限期收回已撥付的資金,同時將項目單位及中介機構列入失信信息推送至信用安徽平臺,按照國家和省有關信用管理規定進行聯合懲戒。對審核把關不嚴、項目出現問題較多的市(直管縣)主管部門,根據情節和實際情況,予以通報批評。對觸犯刑法的單位和個人,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聯系人:18755196600QQ: 288139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