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項目疑難解答
2016年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新規第1年,科技、稅務、財政、企業、中介都認真對待,積*適應。但仍然相當一部分企業因種種原因被擱置申報,只好2017年再爭取。對企業來講,也就失去了一年寶貴的企業形象宣傳機會和享受優惠政策的時間。對于當地經濟發展來說,又失去了幾個發展亮點。
申報2017年高新技術認定的企業要高度警惕了,須提前準備,未雨綢繆。千萬要提前準備好申報的相關工作,不然到時候仍然會準備不充分導致申報失敗。
很多企業可能會問2016年的高企認定不是簡單了嗎?其實科技部門、稅務部門、臥濤咨詢的高企和創新講座已經講過了,看似簡單了,其實難度增加了。
首先是監管力度加大了,除了要求定期年報,對于稅務申報表要求提高了,須提供公章件。申報企業范圍總體縮小了,很多范圍明確規定不再支持,擦邊球也沒得打。專利原來簡單的六個實用新型或一個發明專利就可以,以后專利一對一,對于高新技術產品的專利要求更高了。不僅要數量,更要專利質量。重新認定的企業的監管力度加大,不能三年后再模糊指標了。但對符合支持中小企業門檻降低了,企業規模要求降低了,這個是值得肯定的。
通過申報實際情況看,許多申報2016年高新認定的企業,在提交材料時都遇到了不少的問題,造成很多企業因為無法滿足申報條件,或是因為評審中因某些原因成為稅務部門重點抽查的對象,*終直接導致今年高新認定沒能過基層審查關。
綜合2016年的基層申報來看,若企業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通不過基層推薦的概率將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有:
1、 申報范圍不符,一票否決。
2、企業創始人不重視,不認真按科技部門指導意見做,這樣的企業就不要申報了,把機會留給其他企業吧。
3、具體申報人員理解不正確,甚至出現明顯邏輯錯誤。
4、成長性差。
5、授權的知識產權數目少,與高新技術產品貼合程度低,有的企業沒有保存專利發票。
6、研發費用日常做帳不規范,被稅務抽查后提供不出有效的證明
7、總收入中非生產產品(貿易)的收入占比較大,又不能給予正確解釋說明。
8、專項審計時,對于原來沒有歸集的研發費,會計人員工作不到位,不能認真梳理。
9、企業沒有給職工交社保的意識,不能有效提供員工證明。
10、網上申報時,企業提供的證明附件材料不充分
針對新的管理辦法、工作指引和實際申報指導經驗,小編向明年準備申報高新的企業溫馨提示:
一、高度重視研究新認定辦法
2016年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對高新認定管理辦法及工作指引進行了重新修訂。對于操作過高新認定的企業都知道,高新認定本就是一項“長期化+系統化+復雜化+專業化“的工作。而今年的新規實施細則更是讓很多企業感覺到了申報難度之大。正確解讀新政策是當務之急,如不清楚的地方,建議找專業服務機構進行咨詢。
二、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
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共計60分,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對高企打分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新規對知識產權的評分作出較大調整,不再只是數量多就能拿高分的局面了,現在保持數量的同時還要保持質量。質量體現在知識產權類型、產品相關度、技術先進性等方面。其中發明專利的得分高于實用新型或軟著,所以發明專利尤為重要。由于發明專利申報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多,建議企業將申請發明專利提上議程為以后高企申報和項目申報打基礎。
三、注重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高新認定對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明確。一項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等)只能用在一項產品(服務)上,且知識產權必須授權。所以一些企業在成長性不好的情況下想通過認定,則必須要在知識產權數量上做足功夫。
滿分檔需要企業平均每年5項以上(成立3年以上的企業,至少需要15項以上專利及對應的產品才能達到滿分檔)。所以知識產權數量少的企業,盡快啟動實用新型和軟著的申請(實用新型從申請到授權一般為6個月左右,軟著一般1-2個月)。
四、做好研發加計扣除
1、重點抽查
(1)稅務部門有可能加大了對沒有做過加計扣除的企業重點稽查,在需企業提供專項審計研發費用與匯算清繳的研發費金額不一致的情況說明外,還要對企業的研發費用明細帳進行審核,甚至到企業進行實地帳務核實。
(2)對專項審計從生產成本中列支研發費的企業,稅務部門對高企評審具有一票否決權。
(3)企業的年度報表,若管理費用下對研發費用有單獨列支,建議要達到高企對研發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要求。
2、追溯期3年
企業符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條件而在2016年1月1日以后未及時享受該項稅收優惠的,可以追溯享受并履行備案手續,追溯期限*長為3年。
2017年的高新企業認定的準備工作可能會繼續實行寬進嚴出的審核條件,其申報的獲批難度也在增加。對于符合高新認定條件的優良企業,認真研究認定辦法,提前做好有關準備工作,能大大提高申報的通過率,也可以請教有關部門或者是外部的專業咨詢機構。
隨著國家創新創業工作的深度開展,高新技術企業逐步成為國家重點扶持對象。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和研發投入,國家和省市各級政府都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具體可咨詢相關部門和凱勝咨詢),對于規范化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希望企業創始人繼續強化科技創新意識,圍繞科技管理體系多做工作,把高新技術企業做好做實,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凱勝咨詢專業專注科技管理體系建設,愿為科技型企業發展錦上添花!
2016年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新規第1年,科技、稅務、財政、企業、中介都認真對待,積*適應。但仍然相當一部分企業因種種原因被擱置申報,只好2017年再爭取。對企業來講,也就失去了一年寶貴的企業形象宣傳機會和享受優惠政策的時間。對于當地經濟發展來說,又失去了幾個發展亮點。
申報2017年高新技術認定的企業要高度警惕了,須提前準備,未雨綢繆。千萬要提前準備好申報的相關工作,不然到時候仍然會準備不充分導致申報失敗。
很多企業可能會問2016年的高企認定不是簡單了嗎?其實科技部門、稅務部門、臥濤咨詢的高企和創新講座已經講過了,看似簡單了,其實難度增加了。
首先是監管力度加大了,除了要求定期年報,對于稅務申報表要求提高了,須提供公章件。申報企業范圍總體縮小了,很多范圍明確規定不再支持,擦邊球也沒得打。專利原來簡單的六個實用新型或一個發明專利就可以,以后專利一對一,對于高新技術產品的專利要求更高了。不僅要數量,更要專利質量。重新認定的企業的監管力度加大,不能三年后再模糊指標了。但對符合支持中小企業門檻降低了,企業規模要求降低了,這個是值得肯定的。
通過申報實際情況看,許多申報2016年高新認定的企業,在提交材料時都遇到了不少的問題,造成很多企業因為無法滿足申報條件,或是因為評審中因某些原因成為稅務部門重點抽查的對象,*終直接導致今年高新認定沒能過基層審查關。
綜合2016年的基層申報來看,若企業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通不過基層推薦的概率將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有:
1、 申報范圍不符,一票否決。
2、企業創始人不重視,不認真按科技部門指導意見做,這樣的企業就不要申報了,把機會留給其他企業吧。
3、具體申報人員理解不正確,甚至出現明顯邏輯錯誤。
4、成長性差。
5、授權的知識產權數目少,與高新技術產品貼合程度低,有的企業沒有保存專利發票。
6、研發費用日常做帳不規范,被稅務抽查后提供不出有效的證明
7、總收入中非生產產品(貿易)的收入占比較大,又不能給予正確解釋說明。
8、專項審計時,對于原來沒有歸集的研發費,會計人員工作不到位,不能認真梳理。
9、企業沒有給職工交社保的意識,不能有效提供員工證明。
10、網上申報時,企業提供的證明附件材料不充分
針對新的管理辦法、工作指引和實際申報指導經驗,小編向明年準備申報高新的企業溫馨提示:
一、高度重視研究新認定辦法
2016年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對高新認定管理辦法及工作指引進行了重新修訂。對于操作過高新認定的企業都知道,高新認定本就是一項“長期化+系統化+復雜化+專業化“的工作。而今年的新規實施細則更是讓很多企業感覺到了申報難度之大。正確解讀新政策是當務之急,如不清楚的地方,建議找專業服務機構進行咨詢。
二、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
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共計60分,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對高企打分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新規對知識產權的評分作出較大調整,不再只是數量多就能拿高分的局面了,現在保持數量的同時還要保持質量。質量體現在知識產權類型、產品相關度、技術先進性等方面。其中發明專利的得分高于實用新型或軟著,所以發明專利尤為重要。由于發明專利申報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多,建議企業將申請發明專利提上議程為以后高企申報和項目申報打基礎。
三、注重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高新認定對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明確。一項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等)只能用在一項產品(服務)上,且知識產權必須授權。所以一些企業在成長性不好的情況下想通過認定,則必須要在知識產權數量上做足功夫。
滿分檔需要企業平均每年5項以上(成立3年以上的企業,至少需要15項以上專利及對應的產品才能達到滿分檔)。所以知識產權數量少的企業,盡快啟動實用新型和軟著的申請(實用新型從申請到授權一般為6個月左右,軟著一般1-2個月)。
四、做好研發加計扣除
1、重點抽查
(1)稅務部門有可能加大了對沒有做過加計扣除的企業重點稽查,在需企業提供專項審計研發費用與匯算清繳的研發費金額不一致的情況說明外,還要對企業的研發費用明細帳進行審核,甚至到企業進行實地帳務核實。
(2)對專項審計從生產成本中列支研發費的企業,稅務部門對高企評審具有一票否決權。
(3)企業的年度報表,若管理費用下對研發費用有單獨列支,建議要達到高企對研發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要求。
2、追溯期3年
企業符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條件而在2016年1月1日以后未及時享受該項稅收優惠的,可以追溯享受并履行備案手續,追溯期限*長為3年。
2017年的高新企業認定的準備工作可能會繼續實行寬進嚴出的審核條件,其申報的獲批難度也在增加。對于符合高新認定條件的優良企業,認真研究認定辦法,提前做好有關準備工作,能大大提高申報的通過率,也可以請教有關部門或者是外部的專業咨詢機構。
隨著國家創新創業工作的深度開展,高新技術企業逐步成為國家重點扶持對象。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和研發投入,國家和省市各級政府都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具體可咨詢相關部門和凱勝咨詢),對于規范化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希望企業創始人繼續強化科技創新意識,圍繞科技管理體系多做工作,把高新技術企業做好做實,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凱勝咨詢專業專注科技管理體系建設,愿為科技型企業發展錦上添花!
- 上一個: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上市的6個理由
- 下一個: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質要夠硬